中方谈判破裂,澳大利亚公然毁约欲收回港口
据界面新闻报道,日前,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消息,澳方涉达尔文港相关言论引发关注。中方敦促澳方为中企提供公平营商环境,不要将正常商业合作政治化 。然而,澳方的举动却与中方诉求背道而驰。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证实,澳政府正全力推进收回租给中企的达尔文港。按照租约,2015年中企以5.06亿澳元拿下该港口99年租赁权,这十年来,中企投入大量资金,对港口基础设施升级扩建,引入先进管理体系和全自动化设备,让港口到港船舶吨位翻倍,成了澳北部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还给当地创造不少就业机会。可现在澳方说收回就要收回,还放话要是中企不同意,就强制征收。
特朗普(资料图)
澳方此举,背后的算盘打得很响。眼下正值中美“关税战”激烈之时,美国释放信号,只要不跟中国站在一边,就有可能得到“优待”。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想通过对中国发难表忠心,免得被美国征税,毕竟其经济也扛不住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中澳贸易虽恢复大半,但在一些问题上中方没按澳方想法来,澳方或许就想拿港口当筹码,逼中方让步。
澳大利亚在对华态度上,那叫一个分裂。澳防长直接拒绝中方在贸易领域携手应对美国关税的提议,还宣称要降低对华贸易依赖。这边澳贸易部长又跳出来强调中澳合作重要性,说自贸协定给两国带来不少好处,还跟中国谈扩大市场准入,想把苹果、牛油果卖到中国,也想让中国的枣和猕猴桃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一边想从中国贸易中获利,一边又在关键问题上给中国使绊子,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港口(资料图)
其实澳大利亚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自相矛盾的事儿。特朗普掀起全球关税战时,美国牛肉出口中国受阻,澳大利亚肉商短短俩月就往中国出口超2万吨牛肉,抢占了美国的市场份额。中国现在是澳第二大肉类出口市场,2023年澳对华肉类出口额高达25亿澳元。但早在四年前,澳方盲目追随美国,在各种问题上挑衅中国,结果中国对澳龙虾、葡萄酒等商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澳方损失几百亿澳元。当时美国不仅没帮忙,还趁机抢走澳方在华市场份额,最后莫里森政府因此下台。好不容易阿尔巴尼斯上台修复中澳关系,现在又在达尔文港问题上反复横跳。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达尔文港的价值可不一般。它是澳距离亚洲最近的港口,还是重要军事基地和美军在澳的关键驻地。美军从这儿出发,响应西太平洋事态的速度比从巴拿马快近40%,这也让它成了中美博弈的关键棋子。澳政府对它的态度也是变来变去,一开始支持租给中企,后来以“国家安全”审查,再到说没必要改租约,现在又突然要收回,这反复无常的态度,暴露了其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的尴尬处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资料图)
有消息称,澳方拿中企岚桥集团2024财年亏损3400万澳元说事,质疑其运营能力。但实际上,在岚桥集团经营下,达尔文港业绩一直不错。澳方这么做,不过是为强收港口找借口。可澳方似乎没考虑到强行收港的严重后果。从法律层面,单方面撕毁99年租约,澳方要面临国际信誉危机,还可能得支付巨额赔偿;经济层面,澳每年超千亿美元的铁矿石出口,80%都靠中国市场,要是中国转头买其他国家的,澳经济得受多大冲击,还有液化天然气贸易也会受影响;地缘政治层面,澳离美国远、离中国近,这么折腾,只会让自己在中美博弈里更被动。
澳大利亚在牛肉贸易上跟中国合作赚得盆满钵满,却又在达尔文港问题上态度强硬。中澳关系本在逐步回暖,现在澳方这一系列操作,让两国关系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要是澳方执意收回港口,中澳关系必然再次跌入低谷,中方也绝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澳大利亚到底是要在中美之间继续摇摆,还是寻求平衡、走务实合作之路,这场地缘政治大戏的下一章,就看澳方怎么选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