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生命之光:贵州黔西女船长临危不乱救下全船游客
2025年5月4日16时40分,贵州毕节黔西市乌江百里画廊景区六广河水域突遭极端天气袭击,狂风裹挟暴雨与冰雹倾泻而下,两艘游船在风浪中倾覆,10条生命永远定格在滔滔江水中。然而,在距事故地点不足百米的另一艘游船上,30余名游客却因一位女船长的冷静与果敢,在生死边缘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自救。
四川游客任女士回忆,事发当日16时许,她与朋友在化屋村码头登船时,天空尚是一片晴朗。“船长是个四五十岁的女同志,说话带着本地口音,但声音特别稳。”登船前,女船长要求所有乘客必须穿戴救生衣,甚至亲自为儿童调整尺寸。“当时有人嘀咕‘这么好的天气穿这个多热’,但船长态度强硬,说‘这是规矩’。”
16时30分,游船驶离码头仅十余分钟,天空骤然变色。任女士记得,女船长第一时间启动返航程序,并通过对讲机高喊:“所有人进船舱!窗户全部打开!”这一指令起初引发乘客不解——暴雨拍打船舱,冰雹砸得甲板噼啪作响,有人试图关窗避雨,却被船长厉声制止:“风阻太大船会翻!想活命就听我的!”
游客林武的视角还原了更惊险的7分钟。当游船行至距岸边约200米处时,9级狂风掀起两米高的巨浪,能见度骤降至不足5米。“船身开始倾斜,浪头直接灌进驾驶舱,女船长死死抓住方向盘,副船长冲出去固定锚链,但根本站不稳。”林武说,女船长突然下令:“所有人抓住固定物!船往滩涂冲!”
生死关头,女船长做出一个令人震撼的决定:她驾驶游船全速撞向一处礁石区,副船长冒险跳上礁石试图固定船体,却被巨浪拍回甲板。“船头重重撞上礁石时,我以为要完了,但船长又猛打方向,硬是把船‘骑’上了滩涂。”林武事后得知,女船长选择滩涂而非深水区靠岸,正是利用地形抵消风浪冲击——这一决策让全船乘客在剧烈颠簸中幸免于难。
当游船在滩涂上稳住时,舱内已一片狼藉。女船长顾不上自己被碎玻璃划伤的手臂,嘶吼着指挥乘客撤离:“老人孩子先走!别挤!踩着我的背下!”游客雷君记得,女船长将最后一名儿童托上岸后,又转身冲回驾驶舱检查是否有人被困。“她浑身湿透,救生衣被扯破一半,却还在喊‘有没有人受伤?’”
更令人动容的是,女船长在确认乘客安全后,又驾驶另一艘备用船返回江心参与救援。“她跟我们说‘我是船长,不能丢下任何人’,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她就是我们的守护神。”雷君哽咽道。
事后,乘客们才得知,这位被全网称为“最美船长”的女性,拥有30年航行经验。她曾在采访中提到:“江上天气说变就变,救生衣、开窗、冲滩涂这些动作,都是用教训换来的。”
此次事故中,涉事景区因未及时停航、部分游客未穿救生衣等问题遭舆论诟病,而女船长的专业素养更显珍贵。气象数据显示,事发时六广河流域瞬时风力达9级,远超涉事游船抗风等级,但女船长凭借对极端天气的敏锐判断,硬是在“天灾”中撕开一道生路。
截至5月5日,事故已致10人遇难,70人仍在医院救治。幸存者们自发在网络发起“寻找最美船长”行动,呼吁为女船长申报见义勇为奖项。网友“江畔听风”评论:“她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不需要披风,一件救生衣、一声怒吼、一次逆行,就能点亮生命之光。”
这场暴雨带走了10个家庭,却也留下了一堂关于责任与担当的公开课。正如乘客林武所说:“如果每个景区、每艘船都能有这样的船长,或许悲剧就能少一点。”
在乌江湍急的浪涛中,女船长用7分钟诠释了何为“生命至上”。她的故事不应只是热搜上的短暂感动,而应成为水上旅游安全的一记警钟——唯有将专业精神与责任意识刻进每个环节,才能让游客的欢笑真正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