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 应尽快催吐

大河健康报 2年前 (2023-08-23) 阅读数 405 #推荐

记者 梁露露 通讯员 戴蕾 孙诚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食用酸汤子、湿米粉、变质木耳、凉皮等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均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的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所引起。

椰毒假单胞菌是一种存在于酵米面、变质银耳及其他淀粉类发酵产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产生两种毒素,即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其中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事件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其主要靶器官为肝、脑、肾等主要实质性脏器。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严重时会出现抽搐、休克甚至死亡。米酵菌酸耐高温,常规的烹饪方法无法消除其毒性,中毒后发作快,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据文献报道,引起椰毒假单胞菌中毒事件的食品主要有3 类:谷类食品、变质银耳、薯类食品,以家庭自制的发酵谷类制品为主,也有相关报道木耳浸泡时间过长引起米酵菌酸中毒。因此,建议家庭自制酵米面类食品,确保玉米面、马铃薯等原料未发生霉变,浸泡时要勤换水,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放在通风干燥处短期储存,尽量按需制作,即做即食。在选购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其外表有无霉变,是否黏腻有异味,发现异常不可购买和食用。在泡发木耳、银耳时,按量泡发,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如发生疑似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并及时到医院急救治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健康报社大鱼号,传递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