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事件进展!平台官方表态了
这事还真是令人感慨,人做点好事不容易,但有人总喜欢“找茬”。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这几天承受了太多。事情是这样,一个网红“柴怼怼”在某平台上发言,说胖东来卖和田玉标价虚高,明明只值三千块的玉石却卖三万。一句话挑起争议,一时间搞得舆论满天飞。
其实这哥们儿是靠别人的信任吃饭的,也有二三十万粉丝,专门做玉石生意,所以他的话在圈里有点“牌面”。他一边发视频抹黑胖东来,重点话术就是“低价进,高价卖,坑消费者”,一边散布“一个卖超市的怎么能赚这么多钱”。听着是不是很荒唐?单凭一句“凭什么他赚钱了”,就随便怀疑别人的人格和诚信。
不过,这种无凭无据的言论搁正常情况,顶多算小打小闹,没人当回事。但问题是,“柴怼怼”自己也是卖玉石的,他的身份让造谣显得“有点真”。好笑的是,有同行直接站出来打假,“柴怼怼”卖的1880元手链成本价才十块?真要比谁不靠谱,网友根本不买账!
结果呢?“柴怼怼”更过分了,直接在直播中带节奏,说胖东来老板于东来“偷税漏税”。于老板真是倒吸一口凉气,为啥他会生那么大的气?你要知道,这家企业一向本着“真品换真心”的作风经营,几乎就是良心企业的代名词。这下好了,几十年的信誉差点毁在几句没边际的谣言上。
于老板可没惯着。他直接在社交平台发文,“请一定对柴怼怼进行处罚,否则我不陪你们玩了,我离开胖东来。”话说得相当绝,显然这次真是触碰到底线了。于东来这一发声,瞬间引爆了网友的热情支持,“就冲你捐钱造航母的时候,我信你人品!”、“人家是靠实力,不是靠作假!”
官方也火速行动,平台迅速查封了“柴怼怼”的账号,下架了他29条涉嫌名誉侵权的视频,还直接限制了他发布作品、直播带货的权限。这结果一出,不少人拍手称快。当然,也有人说处罚太轻,但换个角度,这已经是在一定范围内给造谣者敲警钟了。
其实,这事背后还有不少值得聊的地方。胖东来这些年在许昌的超市零售领域算是“独一份”了,年关日流量能达到12万人次,光靠排队限流就是个热闹新闻。火爆的背后也不是没有质疑声,之前它因为“红内裤”事件吵得沸沸扬扬。结果人家拿出50多页报告一一解释,“实锤”打脸质疑者。
而这次于东来干脆用数据说话:玉石买卖只占胖东来收益的0.34%,造谣所谓的“赚暴利”简直可笑。而且,“偷税漏税”更是无稽之谈,对方连张像样的证据都甩不出来。
想到这儿,不得不佩服胖东来处理舆论的方式。它不是那种“打嘴炮”的企业,靠事实和透明度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包括老板于东来在内,都追求做一个“清者自清”的良心商人。不过,也要承认,互联网并不是净土,碰上这种恶意中伤的事情,企业也需要更有智慧地应对,避免因小失大。
到后来,于东来删掉了所有与此事相关的动态,把账号改成了“私密”。许多人猜测他是不是有意低调处理,不想“多生事端”。毕竟,胖东来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靠的是脚踏实地,不是跟人吵架。
这件事情其实也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发言很容易被放大。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更不能随意造谣、起哄或者跟风。网络空间不是一个能随心所欲撒野的地方,它是有规则的,不论是谁都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同时,这也提醒大家,谣言止于智者。当我们听见什么不靠谱的新闻时,不要急着站队,多动动脑,多查查真相。一个真正好的商超,不会因为某几个人的风言风语就崩塌。胖东来这次虽然遭遇了一些“无妄之灾”,但通过一系列澄清动作,还是稳住了自己的形象。好的企业不会因为几句抹黑就被打倒,反倒赢得了更多支持。
最后的最后,就希望类似“柴怼怼”这样的“带恶流”少些再少些,也给那些真心经营的企业和人多一份包容,不要让善良变得那么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