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成老年人营养不良,会补才更重要
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 赵 霞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但与此同时,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也日益凸显。根据法新社发布的《全球营养报告》,自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达48%。而在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同样严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的研究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3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特别是社区老年人群中,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达41.2%,这一数据来自《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此外某三甲医院的回顾性分析也指出,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与全球数据相比,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虽略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这一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
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
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多样,包括身体机能下降、食欲缺乏、饮食依赖、自我感觉较差、口腔卫生差以及慢性疾病等。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影响营养摄入和吸收,而食欲缺乏则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老年人因身体原因无法自主进食,依赖他人照顾,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营养摄入。此外心理状态不佳、口腔卫生问题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也可能加剧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等,不仅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营养代谢,还可能导致营养素的流失和消耗增加,从而加剧营养不良状况。
老年人对营养不良的认知不足
然而,目前广大老年人对营养不良的认知严重不足,这一认知缺失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峻性。一项针对中国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听说过“老年人营养不良”这一概念,或者对其含义理解模糊。仅有不到30%的老年人能够准确识别出营养不良的一些常见症状,如体重急剧下降、肌肉量减少、免疫力下降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便在已经确诊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的老年人中,也只有约40%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营养状况不佳,并主动寻求医疗或营养干预。这一数据反映出老年人群在营养健康管理上的严重滞后和被动。
老年人营养补充的误区
还有许多老年人认为,营养不足就补充营养品或者吃点所谓的高能量食物补补就好,事实上,这种“吃点什么补充一下就行”的简单化思维,往往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后果。
盲目补充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许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大量摄入某种被认为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过量食用红枣、核桃、蜂蜜等,而忽视了其他重要营养素的摄入。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不仅无法全面改善营养状况,反而可能因某种营养素的过量摄入而引发其他问题,如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不当的营养补充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对于一些存在慢性疾病或消化功能减弱的老年人来说,某些营养品或食物可能并不适合他们的身体状况。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避免高糖食物;肾功能不佳的老年人则需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盲目补充营养,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建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针对老年人补充营养提出以下核心建议:老年人应确保食物多样性,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以获取全面营养。重点增加全谷物、杂豆(如糙米、燕麦、红豆)及优质蛋白质(如鱼肉40~50克/天、豆制品15克/天、畜禽肉及蛋类各40~50克/天)的摄入,以维持肌肉量、提升免疫力。同时需严格控制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天,避免隐形盐,烹调油控制在20~25克/天,减少腌制及高糖食品,以防心血管疾病及血糖血脂异常。
此外,老年人应适量摄入新鲜蔬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并增强体质。合理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约1.5~1.7升,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保持适宜体重(BMI20.0~26.9),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预防营养不良及相关疾病。
确诊为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如何补充
已经确诊为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医学营养治疗,如通过鼻胃管或静脉途径给予高营养密度的食物或营养液。同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口服营养补充剂,但需注意补充剂不能替代正常饮食。
心理支持与康复锻炼
心理支持和康复锻炼也是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手段。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食欲、增强体质。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间接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