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除战乱期和王莽改革时外,人口因生产力提高而不断增加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自古以来,华夏人口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先进发达的农业生产。
但是人口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朝代的更迭,人口数量不断地增长与衰减,其实人口数量不断变化是有规律的。
人口增长期1、西汉中期
先秦时期,由于没有编户齐民,人口数量并不清楚,都是各种估算,从西周到春秋中后期,人口其实一直是增长的,只是到了战国晚期,惨烈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人口数量才大规模下降。
长平之战,赵国45万人被杀;伊阙之战,韩魏联军24万人被斩首;鄢郢之战,白起攻入楚国都城,白起引水淹没鄢城,城中数十万百姓被淹死,光是这三战,再加秦军的损失,死去的人就多达一百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人口约2000万左右,秦末天下大乱,经过3年反秦战争、4年楚汉战争,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西汉初年人口约1500万人。
元始年间人口分布图
到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西汉人口到达巅峰,根据史书记载,人口数量高达5900多万人,不包括周边的少数民族,仅汉人数量,这是华夏人口第一个爆发性增长期。
刘邦统一天下是在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到元始二年(2年),在204年的时间里,西汉人口增加了3.9倍。
西汉是封建社会盛世最多的朝代,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盛世时期人口、科技、农业、经济各方面都处于发展期,除了汉武帝对外发动战争之时,人口增长略有停顿之外,其余时间均在增长。
2、东汉中期
王莽篡位后,实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改革,导致天下混乱,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人口也随之停滞不前,到了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绿林、赤眉起义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战乱,刘秀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东汉政权。
东汉初年,人口约2100万人,到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人口达5600人,在132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2.7倍。
从东汉建立到汉桓帝时期,东汉国内大体上政治稳定,没有内战,只有部分对外战争,比如东汉与北匈奴的战争,东汉与羌人的百年战争,几乎都是边境战争或者境外作战,没有影响到国内百姓的安全,因此人口一直稳定增长。
东汉人口密度示意图
东汉人口巅峰期数量始终未达到西汉的最高水平,不过差距也不大。
3、隋唐中期
从东汉末年开始,战乱不断,先是三国鼎立,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期,西晋统一天下后,还创造了9年的盛世-太康之治,晋武帝驾崩后,西晋也陷入内乱,一直到隋朝统一天下时,才彻底终结华夏的分裂期。
这个乱世被称为魏晋南北朝,是华夏历史上最长的一个乱世,如果从东汉末年开始算起,到隋朝统一天下,这个乱世长达400年。
隋朝统一天下后,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其巅峰期的人口数量不过是略低于东汉的最高人口,隋末再次天下大乱,直到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总人口才到达5200多万人,依然不及东汉巅峰期人口。
盛唐人口分布示意图
根据中国人口发展史的估算,晚唐巅峰期人口约有6000万,也不过是略高于东汉人口巅峰期。
安史之乱,唐朝就进入乱世,即使经济有所发展,但国内藩镇割据,战争不断,人口不太可能达到6000万人,唐朝巅峰期人口应该就是5200多万,这一年是天宝十三载(754年),一年之后就包袱了安史之乱,人口开始大量减少,此后唐朝还持续了153年。
4、宋朝中期
北宋初年,人口约3200多万人,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时,北宋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为4600多万人,但这个人口只是丁男,也就是承担赋税的成年男子,所以学者根据这个丁男数推测出北宋人口为1.26亿人。
北宋在13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3.9倍,人口增长率与西汉接近,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经济、科技、文化、农业、商业均较为发达,有一种说法是:北宋GDP占全世界总量的25%,也就是四分之一。
终北宋一朝,其实战争并不多,宋初与辽国有过几十年的战争,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基本上没有大规模战争,中期北宋与西夏有过几次战争,但规模也不大,后来又签署了和平协议,所以北宋人口才能稳步增长。
北宋人口分布示意图
靖康之耻前,北宋人口一直在持续增长,除了大的和平环境之外,大规模的水稻种植也是原因之一,并且可以一年两季,尤其是南方,成为北宋重要的产粮区,粮食大量增收,得以支撑庞大的人口。5、明朝中期
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由于战乱和农民起义,人口开始大量减少,南宋时期,与金人打打和和,蒙古崛起后,先灭金,后灭宋,直到蒙古统一了整个华夏。
南宋初年人口约5650万人,宋高宗晚年增长到6400万人左右,不包括北方的金人和汉人,南宋末年,学者估计人口约8060万人。
明朝建立后,人口不到6000万人,比南宋末年略低,根据明朝官方的记载,到明朝末年,全国总人口约7100多万,但是学者估算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大概在1.2到1.6亿人之间,中国人口发展史估计有1.97亿人,明朝巅峰期人口应该大于宋朝。
明初,朱元璋和朱棣多次北伐蒙元,明中期,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明朝开始与瓦剌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明中期沿海地带还有倭寇的骚扰,万历时期有三大征,不过都是在边境或境外作战,明末,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明清战争,整个明朝社会不算太稳定。
明朝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农业生产、经济、科技都有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都开始萌芽了。
6、清朝中期
清朝初期,人口约7000万人左右,乾隆初年,人口就达到了1.4亿,道光年间,人口更是增加到恐怖的4亿人口,这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人口的巅峰期,人口数量再也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为什么清朝人口会暴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清朝总体上政治稳定,自康熙帝平定三藩之后,清朝内部基本上无战争,有也是边境战争和境外战争,比如清朝与准噶尔的战争,中国历史上每一次人口暴涨都是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发生的,几乎都是每个朝代的中期。二是清朝废除了人丁税,不再按人口征税,而是固定了丁税数,以前一家人生多生孩子,就要多收税,现在一家人多生孩子,还是按固定的税额征收,百姓不再顾虑,于是猛生孩子,人口自然就暴涨。三是经济作物的引进,主要是来自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薯等作物,这些农作物产量高,能当主粮,能养活更多的人,自然人口就暴涨。
所有朝代的人口增长期都是在中期,这是因为每个朝代初期都不是太强大,到了中期各方面均稳定,而到朝代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引发天灾人祸,只会导致人口减少,因此政治稳定是人口增长的首要前提条件。
人口衰弱期1、秦末汉初
由于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秦始皇驾崩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起义席卷了整个关东地区,除了关中与巴蜀之外,几乎所有的百姓、六国旧贵族甚至连秦朝官吏也起兵反秦。
仅三年时间,秦朝在刘邦、项羽的打击之下就灭亡了,巨鹿之战,诸侯联军消灭20万秦军,章邯投降后,项羽在新安坑杀20万秦军,彭城之战,刘邦56万联军被项羽3万人追杀,垓下之战,项羽10万大军或被俘虏或被杀死,光这几战就导致近100万人被杀。
接下来又是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击败了项羽,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战争也没有停止,接下来是刘邦消灭反叛异姓王的战争,又持续了7年时间。
秦末汉初持续了14年的乱世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战乱直接或间接导致500万人丧生,这一阶段的人口减少主要是战争导致的。
2、新朝末年
西汉汉平帝时期,人口到达巅峰,王莽篡位后,经绿林和赤眉起义,到刘秀统一天下,百姓能活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二。《后汉书》记载:“汉至于孝平,户口极盛。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王莽篡位后,进行了不切实际的仿古改革,改革导致天下一片混乱,很多农民活不下去,再加上天灾和瘟疫,导致引发了各种起义,从始建国三年(11年)开始,天下就不断有农民起义,而绿林起义和赤眉起义是最大的。
绿林起义之初,发生了瘟疫,5万人就死了一半左右,绿林军兵分三路离开绿林山才得以发展壮大,绿林起义和赤眉起义颠覆了王莽的新朝。
从绿林起义到刘秀统一天下是19年时间,这期间一共有近3800万人丧生,人口从西汉末年的5900万人减少到东汉初年的2100万人。
人口大量减少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战争,二天灾,三瘟疫,四人祸。其中人祸就是王莽的瞎改革,越改越乱,导致经济混乱,米价奇贵,百姓吃不起饭,只能通过起义活下去。
3、东汉末年
从黄巾起义开始,东汉人口开始大量持续下降,黄巾起义的规模在古代算非常大了,起义的农民加上家属有数百万人,光是青州一地的农民军就有一百万人。
持续10个月的起义被东汉强力镇压,导致近百万人被杀,但农民军并没有消失,而是化整为零,继续与东汉作战,或占山为王,或与地方勾结反抗东汉。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专权,不久与宦官火拼,何进被杀,朝廷发生内乱,袁绍兄弟杀尽宦官,董卓进京,控制朝政,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然后就是诸侯割据,四处混战,曹操用了近20年才统一整个北方,但没能统一天下。
华夏就是这样,只要天下没有统一,战争就一直会持续,曹操薨逝后就是三国鼎立,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咸宁六年(280年)晋灭吴,司马炎统一天下,然而只过了9年盛世。
东汉末年人口还有5600万人,到三国统一的时候,也就是咸宁六年(280年),人口只有800万人,不到一千万,损失了4700万人口,这个数字非常恐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大规模的人口减少。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战争,二天灾,三瘟疫。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有91年时间,战争持续时间长,人口死亡率高,官渡之战袁绍战死数万人,有七万人投降曹操被杀,共死亡十余万人,赤壁之战,曹操一战损失十余万人,夷陵之战,刘备5万军队全军覆没,汉中之战,双方各投入十余万军队厮杀。
诸葛亮5次北伐、姜维11次北伐、石亭之战、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战争就没有断过,死亡人口自然就多,三国时期还有很多屠城事件,光是曹操一人,屠城就多达五六次。
战争往往伴随着饥饿和天灾,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天灾不断,看史书记载,暴雨、地震、海水倒灌、蝗灾、旱灾等,一直不断,灾害不断,就没粮食可收,就要饿死很多人,经常是打仗打着打着没粮食了,甚至还要吃人。
三国时期的瘟疫是很可怕的,赤壁之战时,曹军就因瘟疫死亡很多人,整个天下因为瘟疫死亡的人口多达70%到80%,导致巨大的人口损失。此外,还有很多人逃到山林躲起来,或者成为地主豪强的隐户,不纳入人口统计,三国统一之时人口应该超过一千万。
4、西晋末年到南北朝
司马炎驾崩后,西晋就陷入了内乱,先是杨骏专权,然后是贾南风乱政和八王之乱,接着是五胡乱华,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从西晋灭亡到隋朝建立,中间有264年时间,战乱不断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原因,政权不稳定,彼此攻伐,朝代更迭如走马观花一样。
改朝换代意味着战争与屠杀,比如冉闵屠杀胡人,几天时间就屠杀20多万,而汉人被杀的就更多,无法统计。
东晋对应的是五胡十六国,然后是南北朝,北方是北魏,南方是南朝宋齐梁陈,南方双方内部会有战争,然后外部也有战争,战争不断,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西晋人口示意图
西晋官方记载的人口是2476万人,时间是太康三年(282年),有学者认为西晋至少有3500万人,到隋朝初年,人口还只有1000万人左右,这一段时期人口减少主要是战争。
5、隋末
隋炀帝时期,人口到达巅峰,约有890万户,人口约5300万人,到唐朝初年,人口约1000万人,减少了4300万人,主要是因为战争。
隋炀帝时期,发动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有数十万人死在辽东,同时导致了国内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与秦末农民起义类似,几乎整个天下的百姓都起兵反隋,连部分隋朝官员也起兵反隋。
持续十余年的隋末农民起义导致4300万人丧生,这个数字相当高,主要原因就是战争。
6、唐末到五代十国
唐朝人口巅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当时人口有5200万人,一年后爆发安史之乱,持续了7年,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少说也有数百万。
此后唐朝虽然延续了一百多年,但一直不太平,内部藩镇割据,外部强敌压境,可谓是内忧外患,人口数量则一直下降,唐末人口还有6000万人。
唐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唐末农民起义不断,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黄巢起义则直接葬送了唐朝,历史进入五代十国,这又是一个持续近百年的大乱世,直到宋朝建立,天下也没有统一。
从唐末到宋初,人口损失2800万人,主要原因同样是战争。
7、宋末
宋朝不是大一统政权,既然没有统一,就一直存在内外战争,北宋与辽、西夏三国鼎立,南宋与金、蒙古三国鼎立。
北宋被金国灭亡,南宋被蒙元灭亡,都是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宋朝巅峰期有1.26亿人口,到元朝初年有7500万人口,减少了5100万人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