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为什么非要杀了刘伯温?历史给出答案,朱元璋是对的

蔡欣历史 3个月前 (02-15) 阅读数 52041 #历史

朱元璋,这位从草根一步步爬到明朝开国皇帝的男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稳”。

稳住大局,稳住皇权,稳住江山。

可偏偏,他手下有一个人,天赋高得让人嫉妒,能力强得让人害怕,性格直得让人不安。

这个人就是刘伯温。

可笑又可悲的是,这位一手帮助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的“军师之神”,最后却成了朱元璋一道挥之不去的心病。

为什么一个开国功臣会主动走向自己的末路?为什么朱元璋非但不阻止,还推了他一把?

刘伯温的故事,要从他年轻时的“神童”之名说起。12岁的他,已经是当地出了名的秀才,背书、写文章从不费劲,甚至连大人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后来,他考中了进士,走上了仕途。

不过话说回来,元朝末年的官场,黑暗得几乎让人窒息。

刘伯温刚开始还能忍着性子做点实事,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这股子“清流”不仅冲不走污泥,还招来了不少麻烦。

同僚陷害、豪强报复,刘伯温心灰意冷,干脆辞官隐居。

在家种田的那些年,他读书、研兵法,甚至被当地人传成了半个“神仙”,谁见了都得高看一眼。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朱元璋听说了刘伯温的名号。

彼时的朱元璋正从一个农民起义军头领,向“未来皇帝”转型。

他知道,自己缺一双能看清天下大势的眼睛,而刘伯温,恰好是他想要的人。

三次邀请,三次拒绝,刘伯温对这位起义军领袖没什么信心,觉得他不过是个莽夫。

直到第三次,朱元璋派了三位与刘伯温交情不错的故人,亲自上门拜访。

刘伯温这才点头答应,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天下动荡,英雄起于草莽。

我便赌一把,看看这朱元璋能否成事。”

刘伯温一出山,朱元璋的军队仿佛开了挂。

从平灭陈友谅,到击败张士诚,再到逼退方国珍,刘伯温的计谋无一失手。

尤其是那次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本以为胜算不大,结果刘伯温几句话就定下了全局。

胜利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评价,甚至超过了他毕生敬仰的诸葛亮。

可惜的是,世上最难得的不是智谋,而是“自知”。

刘伯温的聪明,成就了朱元璋的皇位,也埋下了自己的危机。

在刘伯温眼里,朱元璋是个值得辅佐的明君,但绝不是个能容人的善主。

一次朝会上,朱元璋问他:“胡惟庸这个人,能不能当丞相?”刘伯温几乎没犹豫就回答:“不能。”他说得直白,朱元璋听得不舒服,胡惟庸更是满心恨意。

从那以后,刘伯温在朝中的处境愈发艰难。

有人在背后说他过于清高,有人当面嘲讽他不识时务,甚至连朱元璋都开始疏远他。

刘伯温一辈子耿直惯了,压根不懂得“装糊涂”这门官场哲学。

时间一长,朱元璋对他又敬又怕,甚至开始担心,这样一个能谋权定天下的人,会不会在自己百年之后,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于是,刘伯温被“请”回了老家,表面上是告老还乡,实际上是被朱元璋软禁起来。

可就算离开了官场,刘伯温还是闲不住。

他时常写信给朱元璋,提出各种治理国家的建议。

朱元璋读了几封后,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这些信里的内容,竟比他自己想得更周全、更深远。

朱元璋是个极度自负的人,身为皇帝,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看穿、被人压过一头。

而刘伯温,偏偏每次都能戳到他的痛点。

最后压垮刘伯温的,是一碗药。

据说,刘伯温病得很重时,胡惟庸亲自送了一剂药过来。

刘伯温喝下后,腹痛难忍,几天后便撒手人寰。

临死前,他知道这药有问题,但更知道,这背后站着的,是他一生追随的君王。

或许,从他答应离开朝廷的那一刻起,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早已不由自己掌控。

有人说,朱元璋的狠毒,是帝王的本能。

他杀刘伯温,不是因为讨厌他,而是因为害怕他。

站在朱元璋的立场上,为了江山社稷,他不能留下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隐患。

刘伯温的才华,成了他最大的优势,也成了他最大的短板。

可站在刘伯温的角度,他的一生,像极了一场无解的赌局。

他看得懂天下局势,却看不透人心。

他能辅佐帝王,却无法保护自己。

有人说,刘伯温的死,是天才的宿命;也有人说,是朱元璋的一步险棋。

无论如何,这段历史,注定是大明王朝最复杂、最沉重的一页。

评论列表
  •   黎明破晓  发布于 2025-04-07 21:52:26  回复该评论
    朱元璋晚年清除了不少人,退休的李善长都难逃一死,何况刘伯温
  •   smart  发布于 2025-04-11 11:38:30  回复该评论
    一个三等伯爵被天天吹成第一功臣。上面还有一百多个候爵,王爵都不如他一个伯爵厉害。
  •   王朝杰  发布于 2025-03-28 08:32:29  回复该评论
    所以朱元璋要灭亡,还是自己想当皇帝,怕别人抢了他饭碗
  •   用户13xxx94  发布于 2025-05-07 14:13:45  回复该评论
    这块地儿之历史演进,总需要几盘上档次的祭品!概莫能外!归于大因果!
  •   战争2013  发布于 2025-03-04 11:24:59  回复该评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最后朱棣杀了朱元璋立的皇帝。
  •   仲华求道  发布于 2025-02-28 01:18:23  回复该评论
    朱元璋是农民起身,打压地主土豪,是他的人性。刘伯温代表的是地主土豪阶级,刘伯温出山之前就是大地主
  •   如影随形  发布于 2025-03-17 10:16:46  回复该评论
    老朱之所以挑胡惟庸当丞相是因为这个人有小聪明,成不了大事,而且也没啥情分最后收拾了也不会有顾虑
  •   用户10xxx55  发布于 2025-04-08 01:28:29  回复该评论
    背后一定是我同学在针对刘伯温同志他的功劳其实不大的也没想象的厉害只是帮助稳住江山而已别想太多。
  •   山中隐士  发布于 2025-04-13 17:32:35  回复该评论
    这些年真懂历史的国人太少了,都把民间黑朱异闻当做历史。
  •   执着  发布于 2025-02-23 09:05:44  回复该评论
    三个字没一个字写对还评论别人
  •   无声  发布于 2025-04-17 08:14:04  回复该评论
    有种说法,刘伯温斩断天下龙脉,唯独留下长白山一脉,伤了自身气运,至于真实历史,刘伯温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下场如何,所以杀与不杀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需要刘伯温死讯
  •   呵呵  发布于 2025-04-14 09:25:48  回复该评论
    这又是文人世家摸黑污蔑朱元璋一个例子!
  •   亨利  发布于 2025-03-23 05:43:06  回复该评论
    说白一点,杀人无非就是为后代铺路。
  •   魔泪  发布于 2025-04-25 17:27:47  回复该评论
    刘伯温死的时候是洪武八年,老朱用他还来不及呢杀他干什么玩意[汗]
  •   清风徐来  发布于 2025-03-30 22:55:46  回复该评论
    你祖先不就是满族的。说你的祖先有过吧。谁能保证你祖先跟满人有没有通婚
  •   用户40xxx03  发布于 2025-03-01 04:52:26  回复该评论
    其实刘伯温本来就是老朱用来平衡江淮集团的没有什么神密的,后面的人把一些东西放大了,话说回来明史被清朝改的乱七八糟,很多人看明史都觉得是在看疯人院小说[呲牙笑]
  •   仲达  发布于 2025-04-28 19:30:45  回复该评论
    朱元璋想用刘伯温为首弄出文官士大夫集团来抗衡淮西勋贵。结果刘伯温不上套,杨宪上套了,威望不够。
  •   我是一只  发布于 2025-03-15 06:37:52  回复该评论
    假如朱元璋和他手下的将领重生回去,恐怕朱元璋成了光杆司令。
  •   用户10xxx87  发布于 2025-03-19 21:15:52  回复该评论
    历史底层混上去的没几个有好下场,朱元璋活了下来,挺牛的。刘邦不算,刘邦是停长,秦的统治阶级,当官的,六国的那帮舔狗应该送了不少钱
  •   核聚变  发布于 2025-02-21 16:16:36  回复该评论
    按道理像朱元璋这么厉害的人不需要杀这么多人,人家又不是异性王,权力都在自家人手里把谢,李善长和刘伯温都可惜,难道历史真的有问题?
  •   大海  发布于 2025-03-19 10:13:19  回复该评论
    假如刘伯温没有死,明二代就不会有靖难战争发生了,因为谁也不敢造次。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最终还是失算了。
  •   公子高  发布于 2025-04-17 00:45:42  回复该评论
    主要是他把皇位传给庶孙,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取乱之道[静静吃瓜]
  •   道教  发布于 2025-02-26 20:59:11  回复该评论
    满清余孽修的明史你都信,你可以去投胎了
  •   zAQjh  发布于 2025-05-03 07:37:58  回复该评论
    不管那朝那代,开朝功臣有几个善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蔡欣历史

蔡欣历史

蔡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