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问界销量攀升,深蹲期后迎爆发,M8助力逼近小米汽车
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到底谁能啃得最香?
眼瞅着小米汽车SU7一炮而红,风头一时无两,硬生生把问界给压了一头,坊间都开始调侃“一米穿四界”了,难道华为问界就真的一蹶不振了吗?
要我说,这事儿还真不好下定论。江湖风云变幻莫测,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啥?
话说回来,华为也不是吃素的。
你想啊,人家背后站着的是技术大佬华为,底蕴深厚着呢。
这不,2024年5月就传出消息,华为要调整智选车模式了,说是要减少和赛力斯这些车企的深度绑定,转而广撒网,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品,你细品。
这明摆着是想降低对单一车企的依赖,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
再说了,要是能把鸿蒙智行生态做大做强,那以后还不是想跟谁玩就跟谁玩?
这种战略调整会不会影响问界未来的产品规划和市场策略呢?
这就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光有战略还不行,还得有能打的产品。
这不,问界M8就横空出世了。
说白了,这车就是填补了问界在35-45万元价格区间的空白,让产品线更丰富。
而且,这车一上市就火了,大定直接突破6万,看来消费者还是挺买账的。
为啥这么火?
因为它就像是“低配版M9”,配置啥的跟M9差不了太多,但是价格却便宜了不少。
对于那些想买M9但预算又不太够的消费者来说,M8简直就是福音。
而且,有了M9这个“老大哥”在前头探路,M8的成功几率自然就大了不少。
咱也不能光盯着问界看。
小米汽车SU7也不是吃素的,月交付量都快3万了,这成绩相当亮眼。
而且,小米还在铆足劲提升产能,雷军都说了,2024年底前要实现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的目标。
这还不算完,小米还在加速布局充电桩,计划在2024年底前建设超过1000座超级充电站。
有了这些充电桩,以后开小米汽车就更方便了。
而且据说,小米的YU7也在来的路上了,到时候小米汽车的销量估计还得再上一个台阶。
问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024年2月,就有车主反映问界M9交付延迟,说是零部件供应不足,生产线也得调整。
这事儿可大可小,处理不好就容易影响口碑。
还有,赛力斯(问界的主要合作方)的股价最近也在波动,投资者对它的盈利能力有些担忧。
咱也不能光看坏的方面。
华为的鸿蒙生态可不是盖的,不仅在汽车领域混得开,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也风生水起。
而且,华为还发布了鸿蒙NEXT,进一步提升了鸿蒙生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有了鸿蒙生态的加持,问界等车型在智能化方面就更有优势了。
对了,还有华为和上汽合作的尚界,据说下半年也要爆发了。
这车定位在15-25万元的价格区间,到时候肯定能吸引一大批消费者。
有了尚界的助力,鸿蒙智行的整体销量估计也能更上一层楼。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问界到底能不能逆袭呢?
我觉得,机会还是挺大的。
问界M8的推出、鸿蒙生态的加持,以及尚界的潜在爆发,都为问界提供了逆袭的可能。
当然啦,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问界还得应对来自小米汽车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到底谁能笑到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