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司法融入综治中心,看“诚毅”调解如何化解心结于微处
近年来,厦门市集美区司法局积极融入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指派工作人员入驻诚毅金牌调解室,强化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切实满足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有效化解的需求。
自中心2024年7月成立运行以来,诚毅金牌调解室共受理先行调解案件700余起,当场调解成功300余件,先行调解成功率近50%,有效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的功能。
调解室将嘉庚精神中的“诚毅”二字融入调解实践,并从长期积累的调解经验、调解智慧、调解方法中总结提炼出“诚毅”调解十法。
情感疏通——搭建信任桥梁
“诚毅”调解十法中,通过倾听纾解法缓解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氛围渲染法建立共情语境,换位体验法引导双方当事人角色互换,当事人诉求明确时,运用避风藏锐法,不直接反驳当事人,避免站到诉求人对立面。
一起邻里纠纷中,因为村民苏某长期在外,宅基地被邻居堆放杂物、种植蔬菜,双方多次争吵未果。
金牌调解室调解员以“多年老邻居”为切入点,调动双方温情回忆。当事人说起邻居帮助送生病孙子就医时,双方态度明显软化,为后续协商奠定基础。
法律引导——明确权责边界调解中,扶正祛邪法强调对于当事人的要求,并不是一味地妥协,当事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敢于说“不”,运用参谋助力法,可视化法律条文,全面告知当事人利弊情况,并通过案例推演法,得出纠纷事件的处理结果,引导当事人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起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张某工作9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离职时要求支付双倍工资遭拒。
金牌调解室调解员通过展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对比展示调解与仲裁企业的成本、支付周期、社会影响等,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赔偿金额,化解纠纷。
资源整合——构建支持网络处理复杂疑难纠纷时,运用借力破冰法、增量探求法、信俗隐喻法,借助外部力量打破僵局,拓宽救济渠道,巧用民俗、信仰对当事人的约束,力促双方达成协议。
金牌调解室依托综治中心平台,与区法院、公安、劳动仲裁、妇联等各入驻单位密切配合,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降低进入仲裁、诉讼程序的案件量。
一起交通事故赔偿中,两村民争执不下。金牌调解室调解员联合法院、镇街三方联合调解,镇街工作人员熟悉民情,法院展示司法判例可视化赔偿标准,调解员运用调解技巧协调,当事人当场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仅用两天完成纠纷化解。
来源:福建省司法厅 厦门市集美区司法局
责编:赵淑琳
审核:方琮 高奇
■光明日报报道!厦门这两地综治中心建设有成效
■泉州:人大代表入驻综治中心,答好纾解民忧“关键题”
■龙岩漳平:一杯“亲民好茶” 调出解纷“幸福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