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品牌应运而生
一个人需要经历多少刻骨铭心的苦难,才能真正的触碰到成功。

年幼时,他饱受继母虐待,他说,在你能独当一面之前,第一要忍,第二还是要忍。
创业20载,一场大地震,他事业尽鬼气而丧命,擦干泪水,决心向命运宣战。他用一生告诉你,人可以倒霉,但绝对不能倒下。

夏普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日本制造的百年缩影。这是夏普及其创始人早川德次的故事。
明治二十六年,早川德次出生在东京日本桥九松町的一个平民家庭。次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巨额赔款,这笔财富极大的推动了日本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然而,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与居住在茶屋内的德次家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依旧像幕府时期的平民一样过着艰苦的日子。父亲正集以制作漆器茶桌为生。得次的父母是再婚家庭,他是家中6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1895年,得次刚满两岁,他的生母花子突然重病,父亲在照顾定期的同时还要忙于生计,家中的孩子们无人照料。无奈之下,父母做出决定,将年幼的得次送给在肥料店工作的粗野熊八做养子,从此,得次与亲生父母天各一方,再未见面。
即便几年后亲生父母相继去世,他也毫不知情。熊八这个人说起来。对德次还算不错,但他酗酒成性,经常把自己喝的那些烂醉如泥,挣的那点钱全花在了酒上。

他的第一个妻子阿乐正是因为受不了他喝酒的臭毛病,最终离开了家。阿乐在的时候,把得次当做亲生孩子,百般疼爱。阿乐走后,雄巴娶了第二任妻子阿莫,她却是个狠毒的女人。
阿墨经常整天不给德慈饭吃,即便给他饭吃也只是撒了点盐的白饭。年幼的德次瘦弱不堪,面色枯黄。后来阿莫有了身孕,生下了一个男孩。

得次的处境那就更加的艰难,常屋的邻居们常常见到可怜的得次不仅要贴火柴和标签来补贴家用,还要帮着照看阿莫的孩子。德斯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童年会是这样,只能在深夜独自偷偷的落泪。
雄巴有时也会因阿莫的恶行训斥他几句,却又怕他像阿勒那样离去,最终也只是徒劳。这一年冬天,得次在贴火花时,突感腹部一阵绞痛,便停下。

手中的活捂住肚子。阿墨瞧见了,冷笑道,哼,是不是吃的太好了,还不快点去干活?德四没有理会,憋着肚子冲向屋外的厕所。
解决后,他蹲在厕所里委屈的悄悄落泪。这时阿莫跟了出来,嘴里嘟囔着,真是个麻烦的小孩,见得次在哭,二话不说,揪住他的衣领,抬手就是一巴掌。得次下意识伸手去挡,却被阿莫狠狠一推,直接跌进了粪坑。

邻居们听见动静,纷纷围了过来,指责道,你这哪里还有点像当妈的样子,快去烧点热水给孩子洗洗。阿莫非但不理会,反而提来一桶冰冷的井水,紧直从德斯的头上泼了下去。井水像刀子一般搁在德斯瘦弱的身上,他双手握拳,身子不停的发抖,牙关打颤,轻声说道,对不起。
1901年,8岁的德次在屋前被邻居井上叫住,井上对他说,你已经到了离开家的年纪了。德次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作为多年的邻居,井上深枝德次的处境,便找到熊巴和阿莫商量将德次介绍去坂田家的金属饰品店做学徒。他悄悄的对德次说,去做学徒吧,那里没有恶毒的女人,你还能吃饱饭?

德次在晚年时回忆起那一刻,依然记忆犹新,他说,我的手中依然残留着井上夫人阿青婆婆掌心的温暖,是井上先生和阿青婆婆为我打开了全新生活的大门。坂田松方是个地道的东京手艺人,工作要求虽然严格,带人确实宽厚。他的店铺专门制作阳伞用的金属部件,坂田手把手教得次金属加工的金属技艺。
有一天,师傅坂田兴冲冲的购入了一台机器,宣布要开始生产铅笔。当时日本教育制度改革,中小学数量激增,对铅笔的需求也随之大涨。本田的方向并没有错,他对伙计们说到,从现在开始,机械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然而操作机器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需要技术和经验,这些纯手工出身的匠人们谁都不擅长,结果生产出来的铅笔大多是残次品,不到半年,这做铅笔的生意就撑不住了。
坂田当初为了买机器,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如今这铅笔卖不出去,债主们又纷纷上门要债,店铺陷入了倒闭的境地,店里的伙计们也随之选择离开。坂田无奈对德斯说,如今我已经破产了。
以后你就不用跟着我了,去寻找更好的出路吧。然而得次却执意留下,决心帮助师傅重新振作,他悄悄的将那些残次铅笔拿去夜市摆摊打折售卖,换些钱来慢慢的还债。坂田被得次所感动,重新振作,干回了老本行。

经过几年努力,日子终于渐渐好转,德次也始终在师傅的身边不离不弃。1909年,16岁的德次结束了7年的学徒生涯,穿上老板娘亲手为他缝制的棉条纹和服,正式出师,成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金属工匠。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到很晚,没想到师傅突然来访。见师傅到来,德子颇为得意的拿着手中的小物件迎上去给师傅看,这是什么?半天好奇的问道。
德斯兴奋的解释道,这是我设计的皮带扣,前几天我去看电影时,看到一个小孩穿大人裤子,因为皮带上的口不合适裤子。孔往下掉,层面很是滑稽。我想,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无需打孔、可以自由调节的皮带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师傅一看,嘿,你小子还真有一套啊,于是,师傅坂田建议他向皮带扣申请专利。德次便用自己名字中的德字为这款发明取名为德扣,并成功获得了他第一个实用发明专利。德扣一经推出,市场反应极佳,做皮带的商户纷纷前来订货,这让德次第一次有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1912年9月,德智在东京租下了一间仅有10㎡的小民宅作为自己的金属加工作坊,用50日元作为启动资金,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创业初期,得知依旧主要制作销售皮带扣。1915年,他决心拓展业务。
这一年,他从一家大型文具商处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负责为他们的活性铅笔制作金属内件。这种活性铅笔外表由赛露露制成,类似于塑料的外壳,粗笨且易损,看上去更像玩具而非文具。得次灵机一动,如果能够改良这种铅笔,使其像钢笔一样精致实用,将来必定会有市场。

于是,他将日常的生产任务交给了工人,自己则埋头投入到了改良铅笔的工作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早餐是活星铅笔诞生了。就在此时,他意外的与失散多年的哥哥早餐政治重逢得次,兴奋地将铅笔递给哥哥,坚定地说道,哥哥,你看这铅笔绝对能卖得出去,哥哥此时也是一名杂货商人。于是兄弟二人。
决定联手创办了早餐兄弟商会,一起做起了活星铅笔生意。兄弟俩满怀信心,跑遍东京几乎所有的文具店,推销他们的新发明。
然而几个月过去,销量始终惨淡。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的日本,洋装配钢笔被视为时髦,而穿着和服的人则更喜欢用砚台盒。得次的自动铅笔显得不伦不类,定位尴尬,大多数文具商都不愿意进货,直到他们遇到了伊东屋的掌柜中村。

伊东屋这家店以卖女孩子的小商品几家1904年转型为进口文具专门店。当时的日本人非常崇洋媚外,伊东屋迅速成为了东京最有名的文具商店之一。
中村仔细端详着德次的样品,缓缓的说道,笔记本上寄东西时,手中的笔要更小巧,太号,你能试着做一款更小的版本吗?德智欣然接受,不久便带来了一款更小巧的设计。
中村不断的提出修改意见,而德智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调整设计,反复试验。最终做出了36款不同样式的铅笔样品,终于在一天清晨得知收到了伊东屋传来的订货消息,并被老板圣太郎邀请前去面谈。看到订单的那一刻,德次和哥哥政治紧紧拥抱,激动不已。

圣太郎见到得次,对铅笔大加赞赏,郑重承诺订购全部36种样品,要求他们批量生产。这些铅笔价格从平民款的5钱到高档款的32钱不等,种类齐全。在伊东屋的带动下,三月白木屋、松柏屋等百货公司也纷纷跟进,订单如潮水般涌来。随着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得次的目光开始转向海外。
由于驿站的缘故,欧美从德国进口金属活性铅笔变得困难重重,而德次的早餐式活性铅笔丝毫不逊色于德国产品,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海外订单,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德次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的赶工,他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之后,德次乘胜追机,引进美国产钻头,进一步改良生产工艺,成功制造出微孔金属管笔尖,简单来讲就是原本只能生产2B铅笔,现在能够制造出更细的0.5规格铅笔。
为了更好的打入国际市场,得此意识到早餐是活星铅笔这个名字不够响亮,他为新产品取了一个英文名字,因为始终保持尖锐的铅笔。从此,夏普品牌应运而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