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条例实施首日,我家女儿要是偷偷领证怎么办?
今天是2025年5月10日,我家楼下婚姻登记处比菜市场还热闹。不是因为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而是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从今天起正式实施。我老伴一大早就在家庭群里转发新闻链接,配了三个感叹号:"结婚不用户口本了!!!"
说实话,这个政策讨论了大半年,真到实施这天还是觉得突然。主要就两条:第一,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本;第二,取消地域限制。再加上去年就开始试点的离婚冷静期新规——任何一方反悔就能撤回申请,这三板斧下来,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心里直打鼓。
我邻居李阿姨昨天还拉着我说:"王姐,你说现在孩子结婚连声招呼都不用打了?"她家闺女小敏在南京读大三,去年谈了个男朋友,染着黄头发,手臂上还有纹身。李阿姨每次视频都要查岗,生怕闺女被人骗了。现在新规一出,她急得嘴角起泡:"要是哪天小敏突然拿个结婚证回来,我怕是直接要送医院抢救。"
有人说我们这些家长管太宽,可你们知道现在社会多复杂吗?上周我表姐家的儿子就差点出事。那孩子在武汉读大二,被个社会上的女人缠上,说要是不结婚就告他强奸。要不是表姐夫连夜赶去学校,现在怕是结婚证都领了。新政策实施后,这种事连拦的机会都没有。
更可怕的是拐卖问题。去年山西有个案子,人贩子把姑娘骗到山里,拿刀逼着领了结婚证。当时还能说没户口本办不成,现在呢?派出所民警老张跟我说:"大姐,以后我们接到失踪报案,第一反应得先查婚姻登记系统了。"
我们小区业主群里吵翻了天。家里有女儿的基本都反对新规,刘老师说得实在:"不是不相信孩子,是信不过社会上那些牛鬼蛇神。二十出头的姑娘,哪分得清真情假意?"
如果说结婚变容易让人担心,那离婚变难就是悬在头上的刀。我堂弟张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三年前被个洗脚城姑娘骗婚,婚后才发现对方欠了三十多万网贷。本来想赶紧离,结果赶上离婚冷静期试点,那女的每次到日子就反悔,硬是拖了三年。
"姐,我现在看见她就生理性反胃。"张强上个月喝醉了跟我说,"法院跑了八趟,律师费花了五万,她就是要拖着让我帮还债。"最绝的是那女的还大摇大摆带新男友回家住,张强报警都没用——人家说是"正常交友"。
民政局的小赵私下跟我说,现在离婚窗口冷清得像停尸房:"不是不想离,是知道离不成干脆不来了。倒是结婚窗口天天排队,好多看着就像未成年。"
我儿子说我思想老旧,不懂国家良苦用心。他给我看数据:现在全国单身人口快3亿,养老金账户压力山大。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等我们这代人老了,谁给发退休金?
这话确实在理。我们楼下的王会计退休前在社保局工作,他说现在已经是五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再过十年要变成两个养一个。"不催婚能行吗?都学日本那样宅家不结婚,国家迟早要完。"
还有个不好明说的原因是要打击天价彩礼。我侄子在江西谈了个对象,女方开口要38万彩礼,还要省城全款房。现在新规一出,姑娘可以直接偷户口本领证,看那些丈母娘还怎么要价。
但政策真能如愿吗?我闺女在法国留学,说那边结婚年龄降到15岁,离婚要分一半财产再加赡养费,结果呢?法国人宁可同居一辈子也不领证。美国更离谱,有些州14岁就能结婚,离婚时出轨的一方还能分更多财产,现在美国30岁还单身的人占七成。
昨晚家庭聚餐时,亲家公老周说得实在:"治水要疏不要堵,结婚容易离婚难,年轻人只会更恐婚。"他儿子我女婿接话:"现在抖音上都在传'结婚一时爽,离婚火葬场',我们公司几个95后都说要当不婚族了。"
说到底,我们这代人和孩子对"婚姻自由"的理解根本不一样。我们认为自由是建立在家风家教基础上的选择权,他们觉得自由就是谁也别管我。就像我女儿说的:"妈,你觉得是保护,我觉得是控制。"
今早去菜市场,碰到李阿姨拎着两斤排骨往家走。"给小敏准备的,她说今天要带男朋友回来吃饭。"李阿姨苦笑,"趁现在还能见着人,得多看看。等哪天突然领证了,我想管都管不着喽。"
路过婚姻登记处,看见一对小年轻捧着结婚证自拍。女孩笑得灿烂,男孩头发染得跟彩虹似的。我突然想起李阿姨的话,心里咯噔一下——或许我们反对的不是新规,而是不得不放手的焦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