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对战外国大力士真相,霍家后人:比赛还没开始,人就吓跑了
2006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一经上映,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此前,霍元甲的故事只是在民间流传,大部分人对其并不了解,但电影的出现,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霍元甲,还让人们了解到了那个年代中国尴尬处境。
在电影中,最让观众感到振奋人心的自然是霍元甲打败西洋大力士的片段,最令观众伤心的自然是霍元甲因喝下日本人毒茶的画面。
但其实,由于艺术需要,这些故事情节都是电影制作人通过传说虚构出来的。电影上映后,霍家后人就对影片内一些虚构的情节进行了说明。
首先是霍元甲的出身,他并非出生在富贵人家,其父霍恩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收成只够一家人吃喝。
不过,霍恩第确实有些拳脚,他经常教习子侄练武,但唯独不教霍元甲,反倒叫他种地。原来,霍元甲自幼体质瘦弱,霍恩第怕他练武不成,反而坏了霍家拳的名声。
然而,霍元甲怎肯乖乖听话,趁父亲不注意,他总是偷偷练武。就这样,他不仅习得了武术的精髓,还强身健体,愈加健壮起来。
霍元甲真正出名是在认识好友农劲荪后。那时,他到天津谋生,不想因正义之心惹下了当地混混,就在他无法立足之际,农劲荪请他到自己的药栈帮忙。
农劲荪是南方人,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颇有学识,重要的是他爱好武术,非常崇拜武林豪杰。在机缘巧合下,农劲荪听说了霍元甲的事情,认为他拥有侠肝义胆,十分欣赏,便收留了他。
药栈顾名思义就是药材的中转站,大批药材从水路运来,在南运河北大关码头卸货,搬运进药栈后,再转卖给天津各中药店。但成捆的药材非常重,需要大力气才能搬得动。
农劲荪的药栈中曾有一个“力霸王”,是所有伙计中力气最大的,因此深受药栈的重用。可惜此人居高自傲,渐渐迷失了自我。
习武之人与生俱来就有强大的力气,霍元甲也是如此。因此霍元甲的出现危及了“力霸王”的地位,“力霸王”开始各种找茬,想要挤走霍元甲,但都被他一一破解。
最后,“力霸王”羞愤辞职,霍元甲成了力气最大的人,名气也从此打响。
让霍元甲名气变得更加旺盛的是他“打败”西洋大力士的传说。
就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传说霍元甲曾“打败”过号称“从无败绩”的外国大力士。但据霍家后人讲,真实的历史是霍元甲只是吓跑西洋大力士。
当时,霍元甲因功夫好、爱打抱不平,已经有了很高的名气。有个俄国大力士来到天津卫摆擂台比武,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消息传到了霍元甲耳中,他决定前去比武。
然而,这位俄国大力士只有力气没有胆气,他听说霍元甲是当地有名的武师,心里虚得不行,等到比武那天,他竟直接跪地求饶,说:“我只是混口饭吃。”
霍元甲听后也不为难,只要求对方登报道歉,结果此人当晚就夹着尾巴逃走了。
霍元甲第二次吓跑西洋大力士是在上海期间。那是1909年,因国力衰弱,外国人给中国人起了一个极具侮辱的外号——“东亚病夫”。这使得一些西方武术家和大力士也跟着起哄,来华进行侮辱。
一位来自英国的大力士在上海摆擂台,向中国民众发起挑战,还放出“打遍天下无敌手,专收中国大力士”的狂妄之言。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霍元甲的耳中,他非常气愤,简单收拾行李后就来到了上海,向英国大力士发出了比武挑战。可是等到比赛当天,英国大力士却不见了踪影,据知情人透露,这个“纸老虎”已经连夜逃走了。
霍元甲不战而胜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中国,上海民众纷纷涌到街上欢呼,称赞霍元甲的勇气。
此事对霍元甲的影响很大,在农劲荪的帮助下,他成立了精武会,为宣传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精武会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师,其中霍元甲最出名的弟子是刘振声、张文达和边云山。
说到张文达,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有一段时间,到精武会比武的人很少,甚至有一段时间无人“踢馆”,因此人们的意见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人们观看比赛的欲望,霍元甲决定让人冒充比武者。五大三粗的张文达就成了最佳人选,他假装成山东武师上台比武,然后再由精武会其他弟子打败。所以至今人们都戏称张文达是山东张。
电影中霍元甲一人挑战四国大力士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霍元甲敢与外国列强抗争的精神却是真的,这也是他深受国人尊敬的原因。
可惜的是,霍元甲英年早逝,霍家武功也因此无法得到传承。
电影中,霍元甲在对战日本人田中安野时,被对方在水中下了剧毒,最终败北吐血而亡。 事实上,霍元甲确实是被日本人害死的,但不是在比赛的时候。
据霍家后人讲,当时日本柔道队在得知霍元甲在上海吓退西洋大力士并成立精武会后,很不服气,专门挑选了十几名队员来上海与霍元甲比武。
结果毫不意外,日本柔道队大败而归,队长的胳膊也被霍元甲打折。见比武没有任何胜算,日本柔道队就想到了阴招,那就是毒害霍元甲。
他们拿出以武会友的借口宴请霍元甲,使他放松警惕。霍元甲准时赴约,期间与日本柔道队有说有笑,气氛融洽,但不知,对方已经有了杀心。
日本柔道队队长发现,霍元甲患有咳血症,便主动推荐日本医生秋野为其治病。霍元甲完全没有怀疑日本人的用意,全然接受了秋野的治疗。谁知一个月过后,他的病非但没有好转,还持续恶化,经医院化验才知,他所吃的药中掺有慢性烂肺药。
可惜霍元甲发现得实在太晚,不久他便撒手人寰,留下妻子独自照顾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因孩子们都非常年幼,霍家武术也没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霍元甲去世后,他的遗体安葬在了上海,一年后徒弟刘振声协助其次子霍东阁,将灵柩运回了天津老家,入霍家祖坟。
10年后,孙中山从农劲荪的口中得知了霍元甲的事迹,他被其精神所感动,于是为其武馆题字,以悼念这位中国武术的前驱。
至于霍家子孙,霍元甲的长子霍东章一直没有离开家乡,继承了种地的家业;次子霍东阁从小热爱武艺,坚决到上海精武会任教,后来又到东南亚开办分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长女霍冰茹是兄弟姐妹中命运最坎坷的,她19岁嫁到李家,两年后丈夫失踪,儿子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却吐血而亡,她自己也哭瞎了双眼。
更令人遗憾的是,霍家武术大多都已失传,流传在世的武术也都五花八门。
霍家唯一“以武为生”的后代其实只有霍元甲玄孙女霍静虹,在一个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但据霍静虹本人说,她的教学内容和霍元甲主张的东西没有太大联系,而且很多时候,她并不想生活在祖上的光环之下。
最后霍静虹说:“虽然霍家武术没能很好地传承下去,但我想,作为后人,能够传承的也就是一种精神罢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