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秦基伟初见毛主席,开起玩笑,毛主席惊讶:我可没这样说呀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1天前 阅读数 9 #历史

1953年,秦基伟结束了朝鲜战场的战斗任务,回到了祖国。他作为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官,立下赫赫战功,一回国,毛主席就立马见了他。

但在吃饭那会儿,秦基伟说了句话,让毛主席连忙摆手否认:“这话我可从没讲过。”

秦基伟到底说了啥话?为啥毛主席要见他呢?

【不书英雄榜,就上烈士碑】

1950年,朝鲜那边打起来了,这时候秦基伟正忙着在大西南抓土匪呢。一听说国家要派兵去国外帮忙打仗,他二话不说,赶紧找上级领导,请求让自己也去国外参战。

不过那时候,上头已经琢磨着要建立西南公安军,并且打算让他来当司令。可他突然说要上前线打仗,这样一来,司令的位子就没法再给他留着了。

秦基伟对当公安军司令的职位并不上心,他更想冲到前线去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战前动员会上,秦基伟对15军的干部们讲道:“要是咱们没法在英雄榜上留名,那就得上烈士纪念碑了。”

15军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全都摩拳擦掌,准备奔赴朝鲜战场。

1951年3月份,15军被划到了第三兵团里面,然后去了朝鲜,参与第五次大战。

他们刚进入朝鲜没多久,美军就继续往北进攻,又将战场边界拉回到了三八线那边。美军打算抢占有利的军事位置,好跟中朝两边坐下来谈,争取得到最多的好处。

打完第四次战斗,咱们队伍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大部分战士都挺累的。

美军察觉到这个局势后,打算从我军背后再来一次像仁川那样的登陆行动,好让我军跟国内的联系断掉。要是真让他们得逞了,那我军就得被困在朝鲜,没法脱身了。

但是,这个方案最终还是没能推行。原因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之间的不和越来越厉害,麦克阿瑟经常不搭理杜鲁门的指示,甚至还扬言要用核武器对付我们国家。

杜鲁门实在受不了,干脆把他所有官职都给撸了,直接叫他回美国。接替麦克阿瑟位置的,是当时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头儿,李奇微。

这次突然的将领更换,让美军的后续登陆计划泡汤了。李奇微很快就看出了我军的行动方向,他估计我们马上就要动手进攻了。

三个新兵部队到了朝鲜,让我军在朝鲜的战斗力又上了一层楼。那时候,我们还不清楚美军的登陆打算已经泡汤,但为了让我军更安稳,彭大将军拍板决定,要打响第五次战役。

这次打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战场上的控制权抢回来,并且把敌人的好几个师给消灭掉。

但是战斗一打响,彭老总就感觉事情有点反常。主要是因为我军前进得太快了,敌人好像都没怎么抵抗,阵地就被我们给拿下了。

这事儿真不对劲,从战役打响后,所碰到的状况都透着古怪。彭老总正琢磨着呢,通讯员猛地冲了进来。

【血战芝浦里】

彭总,180师和180团那边失联了。最后一次通话时,他们的师长说,部队可能已经被敌军给围住了。

听说这事儿后,通讯员撒腿就往彭老总住的山洞跑,急着去报告。不难看出,之前大家担心的180师失联,彭老总心里头那点不祥的预感,还真是应验了。

他赶紧走到地图旁边,盯着180师信号不见的那个位置。

要是敌人撤退只是个诱饵,想骗咱们往前冲,那现在180师联系不上,就说明敌人已经开始动手收网了。

彭大将军猛地一拍桌子,赶紧吩咐人去通知前线的队伍赶紧撤退。可没想到,敌人的反击这时候已经打响了。因为我军冲得太靠前了,所以现在要想撤回来,根本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事儿。

再说了,咱们只能靠着两条腿跑路,可敌人却能悠哉地坐车追上来。想要让大部队安全撤走,那就得有人留下来跟敌人干一架,挡住他们的路。

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部队都经历了一场硬仗,兵力、武器装备还有后勤供应都显得捉襟见肘,要想有效挡住敌人,真的是挺难的。

说实话,要是没部队留下来阻拦敌人,主力部队恐怕就得全完了。彭老总一声令下,15军就被安排去了芝浦里那块地方。

芝浦里和铁原挨得很近,但15军和63军那边情况不同。63军那边有三个师呢,其中有个师离铁原超近,也就5公里左右的路程,他们能很快赶到铁原。

不过,15军离芝浦里可远了,整整三十多里,手头上就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他们打头阵的队伍,更是远在120多里开外的地方。

彭老总给他们的指令很明确,得在芝浦里那里拖住敌人,至少得七八天到十来天。这对秦基伟来说,简直就是个天大的难题,感觉根本做不到。

但他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应承了,立刻命令45师加速行军,赶到了指定的战场位置。不过现在的45师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士兵们只能靠啃树皮、吃草根来填饱肚子。

不过到了那会儿,15军的战士们是拼了命在打,战场控制权来回变换了好几次。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直接跟敌人近身干架;阵地要是失守了,立马就派敢死队冲上去再抢回来。

最后,15军真的做到了秦基伟说的,保住了芝浦里那个地方。

彭老总知道这事后,他给秦基伟拍了个很带劲儿的电报,里头写着:秦基伟,真心谢谢你们啊!彭。

在彭老总的军旅岁月里,他发的电报大多都是正经八百的工作内容,像这样饱含深情的电报真的很少见。

【回国受主席接见】

第五次仗打完后,咱们部队是赢了,不过伤亡也不小。彭老总呢,仗一打完,就立马组织大家开会,琢磨怎么加固防线,提升防御能力。

碰到美军那些飞机、大炮、坦克时,咱们以前用的阵地防守老法子,显然已经顶不住了。

所以这次会议上,大家主要琢磨的是怎么让阵地防守更牢固。会议一完事儿,彭老总就拍板了,说要把15军和26军的位置换一换,让15军去守五圣山。

五圣山旁边藏着个小村落,名叫上甘岭。彭老总做这个抉择时,压根儿没想到,这一拍板,竟然触发了一场堪称传奇的大战。

15军抵达阵地后,秦基伟瞅着那地形,立马指挥战士们动手挖战壕。这战壕啊,咱们以前也挖过,不过这次用的是升级版的方法。

通过挖掘坚固的防空洞,来防御美军从空中和地面发起的炮火袭击。上甘岭战役那会儿,15军的士兵们就是凭借这些防空洞的掩护,扛住了敌人连绵不绝的炮轰。

上甘岭打完仗以后,朝鲜那边的情况慢慢平静下来了。美军在战场上被我们打败,只能重新琢磨我们提出的要停战的事儿。

就在这时,秦基伟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列车。

回去的路上,秦基伟的心境大变,没有了刚来时的那股满腔热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哀伤。

要想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好多兄弟姐妹都牺牲在了外地,他们的名字只能刻在烈士碑上,那么小那么小。但话说回来,要是能活下来,谁会舍得丢掉自己的命呢?

由于咱国家还不够强盛,敌人才敢这么嚣张地侵犯。咱得让国家变得更强,强到让谁都不敢小看咱们。

秦基伟琢磨着,只有这样,咱老百姓才能一直过着安稳日子。他暗下决心,得赶紧好好学习,给国家强大添把劲。

他刚回国没多久,毛主席就说想见见秦基伟。秦基伟一听这消息,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觉得这对自个儿还有15军来说,简直是太大的荣耀了。

见到毛主席后,秦基伟被主席的独特气质给深深打动了。毛主席说话风趣,态度又特别亲切,让秦基伟原本紧张的心情很快放松了下来。

他跟毛主席聊起了战场上的好玩事儿,把毛主席逗得乐开了花。毛主席特别挂念前线的情况,还时刻惦记着战士们的衣食问题。

秦基伟猛地有了个念头,他跟毛主席讲:“战士们在战场上确实不容易,可一个个都挺开心的,打起仗来更是勇猛无比。”

有一次,战士们尝试着往国内打电话,接电话的亲人告诉他们,主席希望他们能吃得好一些。但由于对方口音比较重,战士们误听成了“吃炒面”。结果,那段时间里,战士们每天都吃起了炒面。

毛主席听了,咧嘴一笑,说:“我可没那意思,你可别给我扣帽子。”说完,他们俩都乐呵起来。

这事儿虽然是一场误会,但从中也能瞧出毛主席在战士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毛主席心里总装着人民,人民自然也会一直记着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