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再生变数,俄报复国际刑事法院,泽连斯基放巴西总统鸽子
最近一周,俄乌局势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先是泽连斯基突然现身日本,亲自参加今年的G7峰会,成为全场焦点。而后,俄方单宣布全面控制巴赫穆特地区,并公布了俄军士兵在废墟上挥舞俄罗斯国旗的视频。
一觉醒来,又发生了两件值得关注和推敲的事。
事件一,以牙还牙!普京“被通缉”后,俄报复国际刑事法院。
今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宣布,由于普京涉嫌犯下“战争罪”,已对其发出拘捕令。
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国际刑事法院称,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存在非法驱逐、转移乌克兰儿童的情况,普京作为俄总统,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虽然顶着“国际”之名,但国际刑事法院并非联合国下属机构,而是一个自称独立的国际司法机构。虽然从法律角度而言,国际刑事法院的通缉令对普京是无效的,因为俄罗斯不是其成员国,因此不在管辖范围内。但这份通缉令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普京的旅行范围。
更重要的是,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国际刑事法院宣布逮捕普京,显然是西方围堵俄罗斯的又一现实体现。
俄前总统、现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时就嘲讽说,国际刑事法院的这张通缉令,如同“厕所里的一张纸”。
但这还不算完,时隔两个月后,俄方宣布反制措施。
5月20日,俄内务部宣布将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列入通缉名单。此人正是今年3月对普京发出逮捕令的检察官。一同被通缉的还有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萨里奥。
一天后,俄调查委员会宣布正式起诉卡里姆·汗和萨里奥等人。
显然,和此前国际刑事法院宣布逮捕普京一样,俄方通缉并起诉卡里姆·汗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国际刑事法院的公信力将被进一步削弱。其双标行为再度表明,自诩为“独立”、“第三方”的国际刑事法院,本质上却是为西方服务的,是西方打压“敌对国家”的工具罢了。
事件二,有意为之?G7峰会上,泽连斯基放了巴西总统鸽子。
在5月20日的G7峰会上,本该有一场泽连斯基与巴西总统卢拉的一对一会谈,但这场会谈最终没有举行。对此,英媒在报道中称,是卢拉拒绝与泽连斯基会面。
但这一说法很快遭到巴西政府的否认,卢拉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出面澄清此事。
22日,卢拉表示,与泽连斯基的会谈之所以没有举行,是因为泽连斯基放了他的鸽子。
卢拉表示,当天下午3点15分他就来到了约定好的会谈室,等待泽连斯基的出现,但随后被告知泽连斯基迟到的消息。
卢拉觉得干等也不是个事,随后便提出与越南总理范明政会面。一个小时后,卢拉结束了与范明政的会谈,但泽连斯基依然没有出现。
这个时候卢拉算是不明白了,泽连斯基不是迟到,而是根本没打算赴约——泽连斯基实际上在与其他西方领导人会面。
对于泽连斯基的爽约,卢拉直言自己“不高兴”。卢拉表示,泽连斯基似乎对重启俄乌和平谈判并不感兴趣,他还告诫这位乌克兰总统:“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事实上,为了组织这场“泽卢会”乌克兰方面是花了大气力的。结果等到约定好时间,泽连斯基却又不露面,这不免让人思考其背后原因。
虽然卢拉作为受邀国领导人出席了此次G7峰会,但巴西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直秉持“劝和促谈”的立场,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和财政支持。
虽然泽连斯基爽约的具体原因不详,但显然与巴西政府的上述立场有关——西方领导人说话又好听,又愿意给乌克兰大量的援助,泽连斯基哪还有功夫顾得上卢拉?
但泽连斯基爽约的行为,不但暴露了他作为一国领导人,对基本外交准则的无视,更暴露了基辅政权至今拒绝谈判的真实立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