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一战成名!巴外长连夜找中方报告情况,印度战机被接连击落
风云变幻之际,唯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决定谁在空中“说话”。
据多家外媒5月8日报道,在巴基斯坦与印度新一轮冲突中,有5架印度战机被巴空军的歼-10C击落,其中包括三架阵风战斗机,1架苏-30MKI和一架米格-29战机。
目前,印度方面的媒体只承认有三架战机坠毁。
【印度空军一架阵风战机被歼10C击落】
另外,在印军机被击落后,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连夜与中方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会面,向中方介绍了当前情势。
巴基斯坦这一举动背后到底释放出怎样的信号?中国制造的歼-10C为何能够在现代空战中大放异彩?这一场空战,又会如何改变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我们不妨一步步来分析。
首先,最受关注的当然是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的消息。众所周知,“阵风”是法国达索公司出品的第四代半(4.5代)多用途战斗机,是印度近年来引以为傲的“空中利器”。莫迪政府不惜重金,从法国购买36架阵风,总金额高达88亿美元,平均每架超过2亿美元,一度被印度媒体吹捧为“改变克什米尔战场平衡的关键”。
但现实却很骨感。据CNN报道,法国方面已经确认,一架由印度空军驾驶的“阵风”战斗机确实被击落,这也是“阵风”首次在实战中被对手打下。这不仅让印度空军颜面尽失,也让法国军工出口形象大打折扣。
那么,击落“阵风”的,究竟是怎样的一款战机?
答案就是——歼-10C,一款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这次巴基斯坦空军的“主角”,正是这批中方提供的歼-10C。
【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战斗机】
歼-10C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并能发射中国自主研制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已成为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骨干机型。2022年中方首批向巴基斯坦交付该型战机后,外媒曾质疑其在实战中的表现,而如今,实战结果已经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据巴方通报,在5月初这场高烈度空战中,歼-10C正面迎战印度出动的75至80架战机,在飞行中队尚不齐整的情况下,巴空军果断迎战,击落多架敌机,而己方零损失。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印方战机甚至未能完成导弹锁定、就已被超视距击毁。
这无疑是一次对西方军事体系的“打脸式胜利”。
面对这一惨败,印度国防部与主流媒体保持一致口径,仅承认有三架战机“技术故障”坠毁,试图淡化这场军事失败的冲击。但从外媒、法国情报人士到巴基斯坦议会的多方信息都在交叉印证,真相已难以掩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战后当天深夜,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即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做了“详细通报”。这种“连夜找中方报战况”的做法,既非例行汇报,也非危机请示,而是一种外交上的“致谢+报喜+示好”。
【巴基斯坦副总理与中国大使会面】
通俗易懂地来讲,就是感谢中国提供歼-10C战机支援,并证明其实战性能可靠;希望中方持续支持巴基斯坦在防务体系上的现代化进程;向中方展示巴方履行地区稳定责任的能力,为未来中巴联合训练、军事协调奠定更深基础。
从战略层面看,这场战斗不只是巴印两国的交锋,更是一场“中西武器体系”的碰撞。
印度采用的是“西式拼盘”——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苏-30、美国的雷达系统,系统整合难度高、维护成本巨大。而巴基斯坦则选择了“中式整体解决方案”——雷达、战机、导弹一体化配套,结果形成了真正的“体系化优势”。
可以说,这次空战标志着“中式装备体系”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以压倒性胜利击败“西方多源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大国角度看,中国装备已不仅仅是“便宜实用”的代名词,而是真正具备在复杂战场中赢得胜利的“硬实力”。
今天的歼-10C,不只是击落了几架印度战机那么简单,它击碎的是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军工的技术“轻视”,打出的是中国军事装备国际信誉的新名片。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次“看不见硝烟”的胜利宣传,更是一次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增加话语权的绝佳时机。
而对于印度来说,这次空战应该成为反思的契机:不是买贵就是强,不是抱西方大腿就能赢。空战讲的是体系、是人才、是战略,不是面子工程。
要强调的是,对于此次印巴冲突,中方的态度始终不变:希望双方都能保持克制,毕竟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邻居,谁出事都不会是“小事”。
就像中方外交部说的,印巴是搬不走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真要打起来,吃亏的只会是两国百姓,乱的只会是整个地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