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代购也会被举报?这事得说清楚了

悦谈知识产权 2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起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假货”指控

2025年初,一家在淘宝平台长期从事海外代购的商家,突然收到平台的违规通知。内容指出,该商家涉嫌侵犯商标权,理由是“商标权-假货-明显假货”,投诉人正是知名品牌CHANEL(知识产权所有人),涉及的知识产权编号为G1189929,名称为“香奈儿图形”。

这一通告不仅让商家措手不及,更让他们感到冤枉。他们销售的商品皆由海外买手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链路虽繁琐,但每一步都合规。然而,一句“明显假货”的指控,却可能直接导致链接删除、店铺降权,甚至面临扣除保证金的风险。

漩涡:随便一张投诉,店铺瞬间生死未卜

在商家收到投诉的那一刻起,整个团队陷入焦虑。原本稳定经营的代购业务,如今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次的举报理由是“商品页面有明显假冒词汇或售假描述”。而实际上,页面中并无夸张营销或恶意误导,反而因为是海外买手代购,资料难以一一完整整理,成为了对方发难的突破口。

更令人心寒的是,发起投诉方仅凭几个截图与简单的描述,平台就开始了初步处置。相比之下,商家则要费尽心力自证清白,这种“造谣一张嘴,举证跑断腿”的无力感,如同一记重拳打在经营者的胸口。

转机:正品终得还清白

尽管过程繁琐,凭借坚定的信心与对自身商品来源的了解,商家最终在此次申诉中获得了转机。申诉成功后,相关链接恢复正常,所有处罚被撤销。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便销售的是正品,也可能在某些节点被误判为“假货”。而代购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天然存在资料难以统一、整理困难的现实。这也正是让许多正规经营的商家被误伤的根源。

而在平台处理机制下,如何在坚持合规经营的基础上,面对误解、质疑、甚至是恶意投诉,是每一个代购从业者都必须经历的修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悦谈知识产权

悦谈知识产权

专业处理各大平台知识产权违规侵权,正规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