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到底在打什么?孟加拉国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1971年3月,
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这场后来被称为“人类史上最惨烈内战之一”的冲突,
不仅撕裂了巴基斯坦,更重塑了南亚的政治版图,
孟加拉国从此在血与火中诞生。
那么,这场战争到底在打什么?
战争的真正核心究竟是什么?
孟加拉国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大家好,对本期话题感兴趣的朋友,
+个关注点个赞,
开启咱们今天的印巴战争与孟加拉国独立史诗分享。
1947年8月14日,
当印度次大陆在殖民者的刀锋下被宗教一分为二时,
没有人预见巴基斯坦会成为地理的怪胎。
明明是一个国家,非要分成东巴与西巴,
(在此说明一下,东巴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
而西巴则是今天的巴基斯坦。)
两地不仅相隔1600公里,
且中间还横亘着极不友善的印度阿三。
不仅如此,更让人觉得荒谬的是,
拥有全国56%的东巴人,
却被仅占有16%国土面积的西巴人统治。
也许在此有许多朋友非常好奇,
为何西巴人如此牛叉?
其实这种统治不仅依靠的是伊斯兰教,
更是依赖军政府的铁腕手段。
造成以上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没错了,大家肯定都猜到了,
就是横亘在东巴与西巴中间的印度阿三。
为了肢解巴基斯坦,阿三利用宗教纷争挑起了民族争端。
其实早在二战过后,随着英国在印度殖民的崩溃,
英国在撤出印度时给自己日后再度染指印度留了后手,
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制造问题与争端,
而“印巴分治”就是最好的方案。
它不仅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
而且还在中印边境划分了一条莫名其妙的“麦克马红线”,
以及造成印巴冲突的克什米尔问题。
要知道,克什米尔80%的人口是穆斯林,想要加入巴基斯坦,
而克什米尔的统治阶级是印度教,自然是要加入印度的。
为此,双方分歧极大,矛盾也越来越深,
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两次印巴战争。
印巴双方掐得你死我活,这也正是英国人想要的结果。
双方从1947年《蒙巴顿方案》出台开始掐架,
一直到1949年在联合国的介入下才得以停火。
通过这次战争,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
印巴之后迎来了近16年的相对和平期,
直到1965年,双方在入海口边界再次发生争端,
而好事的英国佬再次充当了搅屎棍的角色,
假情假意前来调停,也恰恰就在此时,
印度内政部长公然喊话:克什米尔自古以来就是印度的一部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嘛,这话听在巴基斯坦耳朵里自然是不服的。
于是,双方之间矛盾升级,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中国通过陈兵中印边境施压,迫使印度停战;
苏联则主导调停促成外交解决方案,
战争结束于9月22日。
这场战争印巴双方打了几个月却打了个寂寞,
仍然未能解决领土争议,实际控制线恢复战前状态。
下面咱们接着说印巴与孟加拉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印巴战争到底在打什么?
孟加拉国为何要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要不咱说印度阿三从来都不是啥“乖宝宝”呢?
它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
1971年,国际形势风起云涌,
印度为了肢解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那时,印度与苏联是盟友关系,
阿三背靠金主苏联,
在武器装备与军队质量上都超越巴军。
苏联与印度的结盟让中国边境压力骤增,
加之当时中苏关系恶化,
中国也还处在恢复联合国法席位的关键时期,
压根无法腾出手来帮助巴基斯坦。
此时,巴基斯坦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说,
手握大权的西巴在克什米尔与印度对峙时,
花掉了国家大量的财政预算,
原本地少人多的东巴就不富有,
因为克什米尔争端,西巴不顾东巴死活,
将他们的收入拿去大半建设支援西巴,
为此,东巴与西巴之间嫌隙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深,
东巴在受尽西巴各种压榨与剥削后,
少校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揭竿而起,
宣布建立孟加拉国,从东巴独立。
此举遭到西巴镇压,东巴局势恶化,
巴基斯坦内部展开了血腥的大清洗,
上千万难民人逃往印度,
这也给了印度发动战争的绝好机会。
这场看似印巴之间的战争,
逐渐演变成了代理人战争,
尼克松为拉拢中国(需经巴基斯坦传话),
秘密批准向巴军运送战机;
苏联则与印度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提供T-55坦克和米格-21。
印度总理则以“收容难民”为由争取国际同情,
待到巴军突袭印度基地,为自己获得了出兵的借口。
1971年12月2日印度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印度以绝对优势完虐东巴守军,
战至12月16日,
东巴9万守军弹尽粮绝不得不被迫投降,
印度见好就收,在结束东线战事后,
随即在西线单方面停火,
西巴在无奈之下只得接受东巴沦陷事实,
被迫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这场战争代价惨重:300万人丧生,20万妇女遭受暴行。
但鲜血浇灌的自由之花终于绽放。
今天印巴冲突再起,
这与1947年英国佬搞的“分而治之”是脱不了干系,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