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风阻翻车?数据可以误差,信任不行
最近,车圈最大的“瓜”,非阿维塔12风阻系数罗生门莫属。
5月2日,一段汽车自媒体博主在中汽研风洞实验室拍摄的视频刷屏全网,实测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Cd,远高于其官方宣称的0.21Cd,和帕萨特B5一个水平,把一辆新势力智能车,生生拉回了20年前。。。
网友一拥而上,连马斯克都亲自下场吃瓜,还暗戳戳踩了一把小米SU7、仰望U7和吉利E8。自家Model S顺带亮肌肉:风阻0.208Cd,数据即正义,谁不服看数据。
阿维塔方面也没怂,第二天法务发声明:“完全失实”,安排国家级实验室重测,还@马斯克“欢迎来监督”。视频随即下架,但网友的疑问并没下线。
阿维塔说自己测过0.21Cd,我们姑且信。
但问题来了:
你测的是哪套配置?
是不是用了极限工况和隐藏技能?
你给用户的,是不是同一辆车?
风阻本就不是绝对值,而是在特定姿态、特定工况下测得的相对参数。它确实会影响电动车续航——每降低0.01Cd,理论上可提升5-10公里。但行业测试标准尚未统一,不同风洞测出的结果自然存在差异。所以你可以有误差,但你得讲清楚这数据是怎么来的。否则,这就不是“误差”,而是“误导”了。
很多人都在等一个当时的测试结果,结果阿维塔先上的是律师函、悬赏500万抓“黑公关”,还来一句“安排重测”。
那问题又来了:
你不是已经测过0.21了吗,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拿出来?
其实用户不是要搞你,只是想看点真东西。甚至连怎么测都帮你想好了:
“抽三台用户实车,分别送中汽研、同济、中汽中心测一遍,取个平均值,不就完了?”
这就是用户想要的透明。你说0.21,我们就看看是不是谁测都能测出来。
测不出来也没事,但你得敢测、敢讲清楚流程、敢让人复现。否则说一套、做一套,大家只会觉得你有问题。
说到底,出问题的不是风阻,是人设。今天是风阻翻车,明天可能就是电池容量、芯片规格、智驾功能出事。新能源车行业有没有水分,用户早就心知肚明,怕的是没人敢说破、没人愿意负责。“参数内卷”不是一天两天了,从风阻到续航,从算力到热管理,技术指标是不是被过度营销,大家看得比谁都明白。
所以如果阿维塔真有底气,这波不妨借机把风阻测试一次性公开透明做到底,顺带把整个数据体系的标准也立住。
哪怕最后测不出0.21,只要讲得通、流程清楚,用户反而会觉得你实在。
怕的就是一边发律师函,一边营销自嗨,把一组原本可以加分的数据,整成了减信的公关翻车。
这届用户不追求完美,但要求你别装。风阻可以浮动,信任不能漂移。你数据可以误差,态度不能打滑。
消费者要的,不是最强风阻,而是“说到做到”的底气。
所以说,这场风阻风波,其实是对整个高端新能源品牌的一次“信任值”压力测试。不是只有阿维塔一个人在考场上,而是所有想讲科技、讲性能、讲高端的品牌都被拉上了桌面。
你可以撕,但不能躲;你可以错,但得敢认。
说到底,这波撕逼不见得是坏事。撕得再狠,总比装得太满强。
毕竟余承东和何小鹏,已经帮大家集体科普过AEB了。如果以后每次撕逼都能带来点真知识,那咱们车圈,早晚都得进步。
接下来,咱就搬好小板凳,坐等阿维塔那场“说到做到”的公开测试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