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电脑”解析:除了笔记本,它还有更多的可能
2025年5月8日早间,华为方面召开“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公布了旗下首款“鸿蒙电脑”产品,并介绍其所搭载HarmonyOS 5操作系统的部分特性。
尽管此次活动是作为主要面向开发者和媒体的沟通会,但与华为最近几年的同类活动一样,针对新产品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在现场公布太多的技术细节。所以关于这款新电脑的具体硬件规格、性能水准,以及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至少到目前为止还鲜少有提及。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三易生活只能结合当下的公开信息,以及我们获知的部分技术细节,来聊聊“鸿蒙电脑”目前的产品力、市场态势,以及它未来可能的技术前景。
为何现在的“展示机”全是笔记本电脑?这里面其实有点门道
首先,无论是从今天“鸿蒙电脑”全程的技术演示内容,还是从官方强调的触控板手势交互来看,目前这款“鸿蒙电脑”都很明显采用了非常典型的轻薄本外观设计。
请注意,无论是在华为过去的消费级PC产品线,还是在他们的商用、乃至信创PC序列里,其实都不乏台式PC、甚至是带有独立显卡的台式PC。那么为什么这次的“鸿蒙电脑”,会很明显地选择轻薄本作为首发的演示平台呢?
从目前已知关于“鸿蒙电脑”性能相关的宣传里,我们注意到华为方面主要提到了三点。一是能高效地打开1GB左右的超大Word、PDF文档,二是通过像素级的遮挡剔除降低GPU的界面绘制压力,其三则是显著提升了整机的续航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们三易生活从第三方面信源了解到的信息,目前这一版“鸿蒙电脑”在硬件层面所使用的,确实就是华为自家的麒麟SoC。结合前述几个性能方面的特性便不难发现,目前“鸿蒙电脑”在硬件层面,大抵针对的是轻量级的文档办公,以及较长时间的通勤、出差场景。所以“低功耗、长续航”不仅是它目前系统层面可能存在的功能优势,同时也是其硬件平台当下更突出、更值得宣传的卖点。
其次从功能交互的角度来讲,“鸿蒙电脑”在今天的活动上着重演示了两个功能场景。一是平板与电脑进行无缝衔接,二是“鸿蒙电脑”相互之间实现“1对4”的高速无线文件分享。
很显然,从操作的视角来考量,比起台式机“高高在上”的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的尺寸和摆放方式,确实会更适合与平板电脑摆在一起、实现相同视角的“多屏联动”效果。同时也只有注定会自带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才更适合展现短距离的“无线互传”场景。
“鸿蒙电脑”的定位,大概率会走亲民路线
那么接下来便迎来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鸿蒙电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它准备卖给谁、是怎样的市场定位?
如果今天展示的这款“鸿蒙电脑”就是会实际上市的机型,那么从造型设计和外观风格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它不会有着很高的市场定位。而且哪怕是与常见的“低压轻薄本”,比如搭载M4芯片的MacBook Air、或LunarLake平台的x86笔记本电脑相比,目前的“鸿蒙电脑”大概率会定出一个更低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价格。
倒不是说,“鸿蒙电脑”此刻就应该靠低价来吸引关注,而是因为纵观其现阶段的“潜在竞品”会发现,如今在PC市场里,单纯主打轻量办公的长续航轻薄本,绝大多数都没有太高的市场定位。那种低压轻薄本光靠“轻薄”就能卖“商务定位”的时代,本身已经过去,即便是在苹果的MacBook产品线中,也只有配备了Pro或以上级别处理器,明确以视频剪辑这类重负载场景为目标的机型才会有较高的定价,就更不要说其他品牌的“办公轻薄本”了。
当然,这样的市大环境对于如今的“鸿蒙电脑”来说,其实也算是双刃剑。毕竟低价虽然能让更多人尝鲜,有利于快速扩张用户基础和开发者群体,但我们也确实希望互为能在未来推出更高性能定位、更具生产力,甚至是能够明确撑起“游戏体验”的“鸿蒙电脑”。
毕竟对于任何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生态来说,都会需要有真正具有说服力的“旗舰产品”来拉升品牌形象,并让哪怕是暂时买不起的消费者也能“心向往之”。而这一点,仅靠低价显然是做不到的。
比起常规PC,平板可能反而是“鸿蒙电脑”的杀手锏
不过在将视线放得更长远一些就会意识到,“鸿蒙电脑”未来潜在的市场竞争态势还是挺紧张的。且不说x86和苹果M系列这两个“树大根深”的老对手,最快在2025年底到2026年,将有望看到更多ARM架构的产品进入PC市场。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及的那样,这些新对手大概率一开始就会将“生产力”和“游戏性能”作为卖点,而非选择低功耗办公本切入。很显然,此举会使得它们在宣传层面更有优势,也会更容易吸引普通消费者的关注。
那么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鸿蒙电脑”的机会又在何方呢?一方面,华为毕竟已经建设了多年的鸿蒙生态,特别是在不太重视性能、游戏表现的高端商务细分市场,“鸿蒙电脑”有望与采用同样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乃至更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良好的联动。而这,则是目前除了苹果之外其他PC厂商都很难实现的一点。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目前的“鸿蒙电脑”采用了麒麟SoC作为硬件核心,并且似乎并不具备很高的功耗,这也就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华为目前那些大尺寸的平板电脑。没错,比起如今的“笔记本电脑”形态来说,把PC版HarmonyOS 5引入平板电脑产品,将其变成“鸿蒙电脑”,确实有可能成为扩展鸿蒙PC生态的一步奇招。
毕竟,当下整个非iPad的平板电脑生态本就显得“活力不足”,诸多主流软件的开发者都不太愿意为iPad之外的平板专门开发软件。在这种情况下,让同样配备麒麟SoC的华为平板直接变成“鸿蒙电脑”,反而有可能突破传统平板在软件生态上的先天不足,同时也会使得“鸿蒙电脑(平板)”在文本工作的生产力属性上,远超那些仅仅只适配了WPS等少数PC软件的传统安卓平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