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最漂亮的一次暗杀:汉奸让23名保镖贴身保护,脑袋却被人砍了

奇史怪谈 3天前 阅读数 169 #历史

抗战那会儿,上海被日军占了,好多当地人投降了日本,给伪政府当差,成了汉奸。他们跟国家和百姓对着干,坏事干尽,惹得天怒人怨。结果嘛,一个个都没能躲掉应有的惩罚。

1938年10月15号那天,因为“表现出色”,傅筱庵得到了日军的帮忙,当上了伪上海特别市的市长。打那以后,他就成了汉奸,明目张胆地跟国民政府对着干,投靠了伪政权。结果,他的结局挺惨的。

【小人得志】

说实话,傅筱庵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他小时候的事儿也没啥大不了的,挺平常的。

15岁那年,傅筱庵进了上海一家造船厂,这家厂子是英国老板开的,他就在那儿当了个普通的工人。

这儿距离傅家大门也就一百来米,傅筱庵每天清晨带上些简单的家伙什儿,走个十几分钟路就到了。

造船厂的大门口,经常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工人。有的是老乡一块来的,有的是老爸带着儿子一块干活,还有的就是像傅筱庵那样,一个人单枪匹马闯江湖的。

每天早上,随着嘈杂的喇叭声一阵阵传来,工人们就一个接一个走进了工厂,傅筱庵也是其中一员,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傅筱庵这个人吧,跟其他人有点不一样。他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工人,但厉害的是,他能蹦出几句挺溜的英文来。

跟英国上司打交道时,傅筱庵很会拿捏分寸,让对方高兴。

他的好口才让老板对他刮目相看,短短三年后,老板就让他当上了负责全厂工人薪资的管理员。

接手工资管理后,傅筱庵动起了歪脑筋,他耍起手段,毫不留情地削减员工薪水,偷偷装进自己腰包,就这样,他攒下了人生的第一笔大钱。

接着,傅筱庵拿那笔钱在浦东买了房子,然后出租赚租金。他的买卖搞得红红火火,慢慢在行当里也闯出了一点名气。

就在这时,傅筱庵碰上了上海那时的大实业家盛宣怀。

盛宣怀被人叫做“中国实业的老祖宗”,他搞了好多大生意,简直就是那时候经济的大管家。

傅筱庵脑子灵光,没多久就赢得了盛宣怀的青睐。

经过盛宣怀的提拔,傅筱庵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下子变成了管理盛家财产的大总管。

傅筱庵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他清楚,有了盛宣怀这个强有力的后盾,自己总算是告别了那些小打小闹的日子,实实在在踏进了上流社会的圈子。

从那以后,他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地位和钱财越攒越多。

盛宣怀非常信赖傅筱庵,结果傅筱庵差不多掌握了盛家企业的实权,外面有啥事要联系盛家企业,都得先找他。

就在盛宣怀离世,盛家逐渐没落的时候,傅筱庵又显现出了他的狠辣面目。

在盛家后代为了家产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偷偷插手,和别人串通一气,偷偷侵占了盛家的财富。这让原本显赫一时的盛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而傅筱庵呢,他却因此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滩上一个挺有钱的大亨。

后来,淞沪会战打响,上海失守了。为了稳住上海的局势,日军打起了坏主意,他们打算找些汉奸来,一起弄个听话的政府。

他们在到处找人的时候,傅筱庵一下子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毕竟他不仅是盛宣怀的铁杆心腹,还当过上海商会的会长,背景实力相当硬。

【暗刺计划】

1938年10月15号那天,傅筱庵接了日本人的命令,当上了假的上海市长。巧的是,那会儿国民政府正搬到重庆去了。

蒋介石一听到那消息,火冒三丈,立马就叫来情报头头戴笠,跟他说,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得把汉奸傅筱庵给解决了。

戴笠这会正在渝北的一个军营里头开会呢,一听到这话,眉头立马就拧了起来。

他心里清楚,要干掉傅筱庵绝非易事。

这些年,傅筱庵因为行事霸道、到处跟人结仇,所以变得特别小心,一点马脚都不露。

他住的地方被警卫围得严严实实,谁也靠近不了。每次出门,傅筱庵都坐防弹车,前后还有好几辆警车保驾护航。

真是具有讽刺意味,蒋介石一手栽培的那些特工,如今却成了守护国家头号对手的保镖。傅筱庵走到哪里都带着23名保镖,个个荷枪实弹,紧跟其后,形影不离。

戴笠想了想,立刻对手下说:“赶紧连夜去上海,用尽一切人脉,必须找到机会干掉那个叛徒!”

陈恭澍一接到指令,立马就出发去上海了。

他是戴笠麾下头号杀手,人称“狠辣文人”,曾多次接任务除掉不少人,要解决傅筱庵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经过多次尝试后,陈恭澍满脸失望,只能无奈地承认,傅筱庵的防范措施做得实在太好了,简直让人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他得琢磨个更棒的方案出来。

这时候,陈恭澍发现傅家大门对面的小酒肆里,总有一位老者常来光顾。

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个人叫朱升源,他是傅筱庵家里多年的老仆人。

朱升源脾气火爆,一喝多就爱唠叨傅筱庵干的那些事儿,还有自己被关起来的倒霉状况。

陈恭澍心里一激灵,感觉这位老者说不定就是破解任务谜团的那个人。

【厨子刺客】

经过一番了解,原来朱升源是傅筱庵在年轻时收下的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他对傅筱庵那是相当忠心,没二话。

陈恭澍心里头对策反那人有点犯嘀咕,但眼下实在没辙,找不着其他更好的下手地方。

最后,他一咬牙,决定冒险一试,让亲信游柱去跟朱升源套近乎。

慢慢地,朱升源在饭局里不断听到爱国话题,他开始对傅筱庵的行为举止越来越看不顺眼。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升源在酒桌上被灌输了不少爱国思想,这让他对傅筱庵的所作所为感到愈发不满。

到最后,酒喝了好几轮,朱升源一拍桌子,下定决心说:“行,我答应你,咱们一起把国家里的坏蛋给收拾了!”

朱升源给了陈恭澍肯定的答复后,陈恭澍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启程回了重庆,急着去跟戴笠报告这个好消息。

戴笠听完也笑了起来,说:“这回就指望朱大哥你了!”

1940年10月9号,就是事情发生头一天,朱升源还像往常一样,给傅筱庵准备晚饭。

傅筱庵今晚有个大餐要吃,会有几位日本的高级将领过来找他。

朱升天不亮就忙活起来,跑到市场挑了些顶呱呱的新鲜食材,接着又从傅家的腌菜地窖里拎出几块质量上乘的腊肉,打算给傅筱庵和他的贵客们整一桌美味的晚餐。

朱升源动手先仔细把蔬菜给洗了,然后精心挑了些最绿油油的菠菜叶子摆好盘。接着,他把那条大鲤鱼鳞刮了,肚子掏空,搁上点姜丝,直接清蒸,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那主菜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这几个小时里,朱升源一直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没停过手。

等到太阳慢慢下山,傅府晚宴的事儿就张罗好了。这时候,傅筱庵也接待了好几位看起来挺利落的日本军官。

大家坐好后,朱升源就拿起茶壶,给大家倒了杯香喷喷的茶,接着把一道道用心做的美味菜肴摆上桌,吃饭过程中,他还不断地给大家加饭倒酒。

傅筱庵瞧着日本客人对他的招待特别满意,心里头乐开了花,不停地端起酒杯来干杯,结果没多久就喝得醉醺醺的,站都站不稳了。

宴会结束时,大家一个个都站不稳了,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

朱升源赶紧扶起傅筱庵,把他搀到卧室去躺着休息。

清楚今晚就是动手的时候,在等待的过程中,朱升源心里五味杂陈。

他回想起很久以前,傅筱庵曾经对自己有收留之恩,但转念一想,那家伙后来竟然背叛,投靠了日本人,这让他心里头真是啥滋味都有。

他心里清楚,今天晚上得对以前帮过自己的那个人动手,这简直就是忘恩负义,他心里头特别矛盾。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没得选,只能铁了心这么做。

夜深人静,傅家大院里其他人都已睡熟。

朱升源走到傅筱庵卧室门口,看到屋里透出的光亮,知道主人还没睡;他便在那等着,一直等到灯光变暗,看来人是睡了。

屋里头灯黑了老半天,他悄悄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往里一瞅,傅筱庵正睡得香甜,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说着酒话呢。

如果恩人能理解,请勿怪罪。我,朱升源,今天违背誓言,做出不忠不义之事,实属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简单说了几句后,朱升源闭上了眼,突然之间,他狠狠一刀砍向了傅筱庵的脖子。

血喷了出来,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更别说喊出“后悔”俩字。朱升源赶紧扯过块布,把傅筱庵的脑袋一包,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傅家大院。

天才蒙蒙亮,朱升源就拎起菜篮子,跟平常一样,跟傅府守门的大爷点了点头,接着跨上自行车准备出门。

“老朱,你这也太早了吧?”看门人边打哈欠边眯着眼睛说。

“哎,听说菜市场刚进了些山货,得早点去才能买到。”朱升源用他平常的语气说道。

老朱,你确实挺不容易的。赶紧去吧,别忘了给傅爷挑些好东西回来啊。

朱升源乐呵呵地应了一声,随即蹬上自行车,一溜烟儿地离开了傅家大院。

他本来能够一口气跑到之前说好的碰头地方,但他心里清楚,这时候得沉得住气,绝对不能让人看出半点不对劲,所以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先拐去了菜市场。

朱升源开着车,心里头还一直想着傅筱庵断气的那一刻,他明白,这辈子他都忘不了那一刀有多狠。

逛完菜市场后,朱升源蹬上车子,往跟军统约好的地方骑。到了那儿,发现已经有辆车在那等了好一阵子。

朱升源把装有“证据”的菜篮子递给车里的人后,立马钻进了车里。车子随即启动,一路上都挺顺利,没碰到任何临时检查的关卡,看来那边还没发现傅已经不在了。

抵达安全屋,朱升源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军统的人把傅筱庵的脑袋拿了下来,然后对朱升源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然后,他们开始琢磨朱升源该躲哪儿去,琢磨来琢磨去,最后选定了一个隐蔽的手工卷烟作坊,让朱升源去那儿隐姓埋名。

第二天,傅筱庵被干掉的事儿在上海一下子就传遍了。日本人火冒三丈,赶紧派了好多人去追查到底是谁干的。

这时候,朱升源已经顺利离开了上海,踏上了新生活的旅程。

晚上很安静的时候,他经常会回想起傅筱庵对他的好,还有自己最后动手的那一幕。

他明白,这辈子做的好事坏事,咋都没法完全扯平。但好歹在紧要关头,他站了出来,选了保护国家的路,没让自己一直信的东西落空。

傅筱庵的死给汪伪政权狠狠地敲了一记警钟,同时,朱升源的事迹在老百姓中间传得沸沸扬扬,他成了大家口耳相传的抗日英雄。

叛徒最后都会受到公正的惩罚,因为老百姓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在那个混乱时期,大伙儿都得做决定,朱升源呢,虽然一开始有点儿纠结,但他最终还是展现出了在国家有难时那份坚定的立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奇史怪谈

奇史怪谈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