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买回家就受潮?吃多了会上火吗?分享保存方法和正确吃法
上周去楼下张姨家串门,看见她把三七粉装在敞口玻璃罐里,直接摆在厨房窗台上 —— 得亏我眼尖,赶紧拦住:"姨,您这粉再晒两天就得跟您家腌的豆瓣酱一个味儿了!" 张姨拍着大腿直叹气:"可不嘛,去年梅雨季节囤的那半斤,全黏成块儿了,闻着跟长了毛的核桃似的,心疼死我了!"
一、保存这事儿,得跟咱东北老辈儿学招儿
要说保存三七粉,我外婆那辈儿人可讲究了。九十年代家里没那么多密封罐,我妈总把药材装在牛皮纸包里,往米缸里一埋 —— 说是借米的干燥气儿。结果有回忘记拿,半年后翻出来,粉都结成暗黄色的硬块,搓开还有股子陈米的霉味儿。
现在想想真是瞎胡闹,后来被中医馆的医师提醒:保存可不能照搬老法子,得讲究科学。
现在我家冰箱冷藏层专门腾了个格子,用抽真空的咖啡豆罐装三七粉 —— 我闺女总说像实验室标本,可别说,这法子还是跟药店里的老师傅学的。保存关键得做到干燥、避光、密封,上个月我忘关罐子,正巧老公打翻鱼缸,整柜的三七粉愣是飘了仨月海腥味,气得我直想揍人。
所以说啊,容器一定要选带密封条的,每次取完赶紧拧紧,别让潮气和异味钻进去。
二、吃多了会不会 "冒火"?聊聊亲身体会
小区里的王大妈,去年听人说三七粉好处多,每天可着劲儿吃,结果没两周嘴角就起了燎泡,跟我吐槽 "嗓子干得冒烟,半夜得爬起来灌凉水"。后来她去看了医生,回来直念叨:"啥东西都不能过量,尤其是咱老百姓不懂体质啥的,更得悠着点。"
我自己吃的时候也琢磨出点门道:刚开始别贪多,从少量试起,比如每天 2 克左右,观察身体反应。要是觉得嘴里发燥、大便变干,就减少点量,或者搭配着银耳、百合这些润秋燥的食材一起吃。
冲粉的时候别用刚烧开的水,温温的就行,还能加勺蜂蜜,口感好也更温和。当然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具体怎么吃最好问问医生,咱别自己瞎琢磨。
三、选购和忌口,这些坑咱绕着走
说到买三七粉,张姨可踩过大坑。她曾贪便宜买过号称 "野生" 的粉,结果颜色特别红,后来才知道可能掺了别的东西。现在我都劝她,买东西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认准正规、有清晰标签的产品,价格太离谱的咱不碰。要是实在拿不准,让懂行的朋友帮忙瞧瞧,或者问问药师,心里更踏实。
忌口方面我也吃过亏,有次图方便空腹吃,结果胃里直犯酸。后来学乖了,都放在饭后吃,对肠胃更友好。还有啊,要是您正在吃其他药,或者身体有啥特殊情况,千万别自己决定吃不吃,一定先问问医生,咱不做 "混搭试验"。
四、最后叨叨两句真心话
咱老百姓吃三七粉,图的就是保养身体,但前提是吃得对、存得好。保存记住三个关键词:密封容器、阴凉避光、远离潮气,最好分成小份装,每次用干净勺子取。吃的时候别着急,慢慢找适合自己的量,觉得哪里不舒服就停下,别硬扛。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别人吃着好的东西,咱不一定合适。本文就是我和邻居们的日常经验分享,不涉及啥专业医疗知识,具体咋吃、能不能吃,一定一定咨询医生。养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儿,咱不跟风、不贪多,踏踏实实最靠谱。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生活经验分享,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具体服用方式及禁忌请遵医嘱,购买时请通过正规渠道并留存凭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