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来广州向尤太忠致谢,尤:首长,我敬您是英雄,我应该做的
1980年春节快到了,梁兴初冷不丁地收到了个大喜讯,说中央要给他平反,还要派人从太原接他回北京。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说。在太原熬过的这7年,他天天都在盼着这一天能早点来。
现在他67岁了,是个老头子了。下车的时候,他瞅着热闹的北京大街,一下子觉得心里轻松了不少。
他走到天安门前头,朝着国旗敬了个礼,眼睛直直地看着那片红,心里头满是感慨。这红色,是他们这些老兵,还有战友们,拿命换来的好日子和希望。要是没他们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哪儿来的现在这份安宁。
那边,有个小男孩瞧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他眼睛紧紧盯着国旗,看了好一阵子。尽管老人身子骨弱,可他还是挺直了腰板,那股子精神头儿,一点没减。
小男孩蹦跶到梁兴初跟前,眨巴着眼睛问:“老爷爷,您以前是不是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啊?”
小男孩知道抗美援朝这事儿,那战争打得可惨了。咱们中国的志愿军跑到朝鲜去帮忙,最后还留下了一段特别棒的故事。
梁兴初瞧着眼前这个还显稚气的孩子,心里头明白,这可是咱们国家的希望哩!他对着孩子认真地说:“你得下苦功读书,以后好为咱国家出力。”
男孩认真地点了头,摆了个不太熟练的敬礼动作给梁兴初,梁兴初见状,立刻回了一个既标准又有力的军礼。
回到北京,总政的副主任周文元就找上了梁兴初,跟他面对面聊了聊。虽说梁兴初那时候已经67岁了,但部队里好多老干部,七十好几了还在挑大梁呢。
周文元征求了梁兴初的想法,问他想不想调到济南或者沈阳去,当个军区的顾问。
梁兴初听完之后,摆摆手说:“算了,我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我打算申请退休了。”
望着梁兴初,周文元心里头五味杂陈。这家伙,可是从抗日那会儿拼杀回来的勇士,解放战争里也有他的身影,就连朝鲜战场上,他也去转了一圈,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将。要说资历,他在军队里谋个高职,那是绰绰有余。讲起打仗的经验,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行家。
不过梁兴初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眼下这一刻对他来说,是最为欣慰的,他心里头别提多满足了。周文源见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顺着老人的心意来了。
梁兴初被平反后,享受到了大军区正职离休的高待遇,这下他后半辈子可以安享晚年了,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这时候,他心里最惦记的就是到处走走,去全国各地探望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兄弟。
他们里头,好多人都已经走了,梁兴初心里头就盼着,在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弹的时候,跟那些还在世的老战友们,再聚一聚,见个面。
接着,他从首都北京动身,前往了东北的黑山地区,那儿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黑山阻击战。
瞅瞅那战场的老地方,以前那儿炮火连天,火光冲天,那会儿敌人近在咫尺,兄弟们就在身旁,老人眼里全是过往的事儿。现在这儿青草茂盛,大树成排,敌人早就没了影儿,兄弟们也各奔东西了。
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被提拔起来,他跑了好几个地方,包括海南、成都和广州,都当过司令员或者副司令员。但要说他心里最惦记的,那还是他在广州干的那段日子。
他心中装满了多年的回忆,所以专程跑到广州。望着那熟悉的广州军区,瞅瞅里面一张张年轻而陌生的面孔,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上了年纪。他也清楚,新中国还得靠这些年轻人来扛起大梁,继续前行。
经人指引,他走进了司令员的办公室,见到了尤太忠。尤太忠一瞧见梁兴初,头一瞬有点懵,心里琢磨着这人他不咋熟啊。
他和梁新初其实不怎么打交道,他唯一清楚的,就是梁兴初这个人,还有梁兴初给咱们国家立下的大功。
对梁兴初来说,尤太忠对他可是有大恩的。尤太忠一接到中央的消息,立马就把梁兴初从太原叫到了北京。靠着尤太忠的不懈努力,梁兴初的名声才得以恢复,并且还拿到了大军区正职的待遇和保障。
梁兴初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双手抖个不停,眼眶红红的,一把抓住了尤太忠的手。尤太忠见状,心里头一松,笑着说道:“真是太好了,这下放心了!”
梁兴初把心里憋了好久、满心的感谢,一下子全倒了出来。可尤太忠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老领导,我打心底里敬佩您,您是咱们心中的英雄,是万岁军的老军长,我做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