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证监会发布《行动方案》,公募基金行业全面升级在即

总财 21小时前 阅读数 61 #财经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是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公募基金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增强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提升公募基金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发展壮大权益类公募基金,进而更好发挥行业功能。

《行动方案》既涉及公募基金行业机构内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方面制度机制的改革调整,也涉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制度机制的优化完善。《行动方案》涉及的改革举措,需要20余件配套规则细化落地,中国证监会已逐一制定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时间表,后续将把握好改革推进节奏,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施,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在本次公募基金改革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既关系到新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整体架构,也关系到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近年来,行业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业绩波动较大,部分产品频繁追逐热点,甚至出现风格漂移等现象,《行动方案》就是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解决这一问题。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是《行动方案》的要点之一。

根据《行动方案》,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有力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据悉,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浮动管理费率,是本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个积极探索,为确保改革符合市场情况,证监会将稳慎推进具体落地工作。

薪酬管理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系统完善基金公司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督促行业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基金业协会将加快修订《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将监管要求嵌入基金公司内部考核制度,并在具体工作中稳步推进。

为推动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行动方案》提出多方面举措,包括完善基金公司治理、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和水平、支持权益类基金和固收类基金协调发展、支持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发展等。

《行动方案》提出,制定中小基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基金公司特色化经营,形成良好先导效应。研究拓宽风险准备金投资范围和使用用途,出台《公募基金运营服务业务管理办法》,推动降低信息技术系统租赁与使用费,助力中小基金公司降本增效。支持基金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行业机构的有效竞争力。 (文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总财

总财

每天第一手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