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996亿,打造全球最大驱逐舰,日本政府为何如此下血本?

小松历史菌 1周前 (05-02) 阅读数 2 #历史

2025年4月,日本共同社发布新闻称:日本防卫省将耗资996亿元,建造2艘全新的宙斯盾搭载舰(ASEV)。

ASEV想象图

消息一出,可以说是令全球震惊,就连美国人也把目光重新对准了日本,看看安排小弟在东亚搅局能力究竟如何?

根据消息,这2艘宙斯盾搭载舰,也将作为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进行海基反导的核心力量,满载排水量超过1.4万吨,配备有128个垂直发射单元,单舰性能甚至超越了我国的055型驱逐舰。

同时,这2艘驱逐舰的单舰成本,也是我国055大型驱逐舰的3倍,日本现役“摩耶”级驱逐舰的5倍,价格换算为人民币,大概为390亿元。

那么,日本政府为何要花费巨资,建造全球最大驱逐舰呢?这背后是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再度复辟,以及加剧西太平洋和东亚的局势恶化呢?

表面来看,这是日本政府为了替代此前民间反对并取消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实际上却暗示着日本的战略野心飙升!

1.短板明显的“宙斯盾舰”

其实,日本所谓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宙斯盾舰。

阿利伯克3型驱逐舰

以美军最先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例,装备AN/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日本的宙斯盾搭载舰,却装备的新一代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

目前,该套雷达系统的跟踪能力是SPY-1雷达的5倍,不仅可以探测高空来袭的弹道导弹,还能同时应对多枚弹道反舰导弹,可以说是“防空反导”利器。

同时,ASEV全舰又是围绕这个主雷达系统展开设计(以雷达定舰体),因为AN/SPY-7的体积很大,这就导致ASEV的排水量自然是水涨船高!

宙斯盾陆基系统

其实,这套先进的雷达系统,本来是设计给陆基使用的,因为之前民间的反对,再加上日本军政坛内部的讨论,就直接把其搬到军舰上,充当防空驱逐舰,导致舰体的重心就偏高了,一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全舰的稳定性不容乐观。

不过,这让我想起了解放军当年的“陆炮上舰”!

日本防卫省对此的官方解释为:为了提高海上自卫队的反导能力,必须接受雷达技术带来的风险”,但这一方面是加剧舰体吨位,另一方面就是预算成本。

洛马公司公布的日本ASEV想象图

其实,这里有一点非常有意思,防卫省的早先预期是将ASEV打造为典型的海上反导基地舰,注重强化稳定性,舰体呈现典型的粗短特征,甚至准备采用三体船设计,放大吨位到两万吨。

但是,从实际战斗效果来看,这样的基地舰作战效能过于单一,实用性不大,因此防卫省修改数次方案后,才变成了如今的传统导弹驱逐舰设计,更注重多功能性。

然后,再来说ASEV的武器,128个垂发单元看似火力强大(比055大驱的112个垂发单元还厉害),但用的却是美制MK41垂发系统(美国人卖的是减配版),口径很小,仅为635毫米(055大驱垂发口径为850毫米,可以说是外强中干。

同时,ASEV的全舰武器系统,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无法搭载高超音速导弹等大型武器。即便防卫省宣称可以搭载电磁轨道炮,但是目前的战力输出,还是靠标准-3反导导弹,和“战斧”式巡航导弹。

目前,电磁轨道炮拥有技术成果的,无非就是中美两个国家,甚至在部分动能技术上,中国是完全领先美国的,此前中美两国都进行了电磁轨道炮试验,但是结果并不理想。

你说说,两个大国对这块技术都还没掌握好,你说可搭载电磁轨道炮,那不就是给日本当局和百姓画的饼吗?

目前,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已经装备射程1000-15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末端突防速度甚至可以达到10马赫,在超音速反舰能力上,ASEV完全不是055的对手!

2.日本政府和美国军火商的交易

说实话,就这996亿元的军备预算,也是日本自卫队的传统模式,一旦有堪称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旗舰,防卫省都会集中所有先进装备进行全舰列装。

然后,这就导致日本的ASEV的价格,自然是一路飙升,中间商也还要赚点差价才行的。

日本海上自卫队编队

同时,相比较之前的宙斯盾驱逐舰,那都是直接照抄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设计蓝图,可以说省去了所有设计费和试错成本,而ASEV设计方案在防卫省内部反复修改。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日本相当于重新研制了一款大型水面战舰,而且是适应未来现代化海战的驱逐舰,建造数量仅有2艘,这就导致难以分摊研制费用,最终只能导致单艘ASEV价格的增加。

说白了,你这都不叫产量型战舰,而叫原型验证型战舰,这不和以前的大和、武藏号战列舰一个道理,无非就是烧钱搞一个面子工程罢了!

大和号战列舰

同时,日本在2020年公布的ASEV单舰建造预算为2400亿日元,折算人民币为121.6亿元多,而如今上涨近60%,防卫省给出的解释便是贸易竞争加剧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日元货币贬值等因素。

再说了,ASEV过度依赖美国技术装备,这就导致外购军火成为一大支出。

比如,向美国洛马公司订购的AN/SPY-7雷达天线,合同价就为 3500 亿日元,整套宙斯盾系统的合同价为 1382 亿日元。

实验中的AN/SPY-7雷达

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2艘ASEV建造总预算,近一半的费用被美国军火商收入囊中,不过日本毕竟是美国的忠诚小弟,就这点保护费,只会加剧“日美同盟”的感情深度。

不过,就算按照ASEV的巨额造价,实际战斗力就未必然很强,ASEV的定位是“海基反导核心”,而实际反导范围可以覆盖整个东亚,这无疑是防卫省向东亚国家释放的“进攻信号”。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日本防卫省公布的ASEV的996亿建造总预算,覆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发制造、后期维护、报废等费用,而且日本同级别的驱逐舰,光后期维护费就占到总预算成本的60%以上。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无数日本国民将为这2艘号称“吞金巨兽”的ASEV持续输血,为它贡献一大批税款。

这就好比我们普通人,花一笔钱买辆车可能容易,但是后面每个月还有保养、保险、能源、维修等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正所谓“造舰容易,养舰难”!

3.日本政府背后的战略野心

说实话,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下,日本借ASEV“反导”之名,行扩军之实。

12式岸舰导弹(陆基)

名义上来说,ASEV可以防御弹道导弹,其搭载的美制“战斧”式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超过1300公里,能够直接打击敌方陆基目标。

目前,日本防卫省还计划为ASEV配备12式改进型反舰导弹,强化全舰的远程对海打击能力,这也让本以防卫为主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实现攻防转移。

但是,说实话,军舰并不是吨位越大,装备导弹越多就越厉害,日本大和是一个例子,还有前苏联时代的武库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6000吨,配备导弹超过500枚,而且采用核动力推进。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但是,基洛夫服役后,并没有在全球掀起模仿武库舰的热潮,就连苏联都没有继续建造了,其机动和生存能力缺点不言而喻。

其实,就算日本通过ASEV,将055作为打击目标,按照055的产量型和ASEV试验原型进行对抗,ASEV区区两艘,还不够塞牙缝呢,也没有历经远洋机动操练,具备战术战略攻击能力,还早着呢!

4.总结(ASEV)

至于这2艘ASEV什么时候能完工?

首舰 2027 年竣工,二号姊妹舰也将于 2028 年完成,其实造舰的最大障碍不是日本人能力不行,而是美国军火商舰载系统(雷达、通讯、动力、控制、武器系统)供应能力,日本造船水平在全球还是第一梯队。

摩耶级驱逐舰

根据资料,ASEV单舰的船员规模为110人,是目前日本宙斯盾战舰的一半以上,这就使得全体船员有独立的房间,休息舱室,娱乐室等,人性化方面还是做的不错。

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话又说回来,“996”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不吉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松历史菌

小松历史菌

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