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江南Style》的秘密:传统民谣《阿里郎》的现代复兴之路。
韩半岛的地缘美学,堪称“夹缝中求生存”的艺术范本。地理上被中国、日本和大海环绕,这片土地将地缘压力转化为创作动力,将“地缘危机”转变为“美学优势”。从古代绘画到K-pop,从诗歌到现代装置艺术,韩半岛的文化创作始终与地理环境“斗智斗勇”。
地理压力爆发为创意
先说绘画。韩半岛的山水画并非随意描绘。朝鲜王朝时期的画家郑敾,在首尔附近的金刚山进行实地考察,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想象山水”升级为“实景山水”。
他的《金刚全图》以真实地貌为蓝本,每一块岩石、每一道山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郑敾 《金刚全图》 来源韩国国家遗产厅(网络)
这种“GPS定位式”的山水画,不仅使朝鲜的山水画形成独特流派,还对后来的韩国风景摄影和城市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GPS实景山水画
据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资料显示,郑敾的山水画展每年吸引超过15万名观众,在韩国本土艺术家中,其受欢迎程度位居前三。
实际上在诸多艺术展览里,他的画展能引来这么多观众,着实令人惊讶。且通过此数据,我们能稍稍察觉,他的作品在韩国艺术界占很关键的地位。
15万人朝圣的古画展
地理环境也塑造了诗歌的气质。20世纪的诗人李箱,出生于首尔,生活在殖民时期的动荡环境中。
他的诗歌经常将汉字与韩语混杂使用,以表达半岛人民“夹在大国之间”的复杂情感。
裂缝中的语言挣扎
比如他在《乌瞰图》中写道:“我的眼睛在汉江与鸭绿江之间滚动。”
这种地缘焦虑,后来在K-pop歌词里变成了多语种混搭
李箱 《乌瞰图》 图源网络
BLACK PINK的《How You Like That》中韩语、英语、泰语轮流登场,2020年的MV在32天内播放量突破10亿,全球粉丝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展现出强大的跨语言魅力。传统民谣《阿里郎》,本来是农民在田间所唱,而后却被现代音乐人赋予各种新形式。根据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的数据,2020年韩国音乐产业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3.2%,使其成为全球第六大音乐出口国。地理上的“夹缝”反而使韩国音乐更容易吸收外来元素,形成独特风格。
BLACK PINK的《How You Like That》 图源网络
语言跨界掀起热浪
音乐领域的“地缘混搭”更是韩半岛的绝活。
传统民谣《阿里郎》,本来是农民在田间所唱,而后却被现代音乐人给玩出了各种花样。
PSY的《江南Style》副歌的旋律,以及其节奏,和《阿里郎》有着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
民谣节奏炸裂重生
根据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的数据,2020年韩国音乐产业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3.2%,使其成为全球第六大音乐出口国。
地理上的“夹缝”反而使韩国音乐更容易吸收外来元素,形成独特风格。
地理夹缝中爆出节奏
现代艺术也在地缘美学的加持下不断突破。
艺术家白南准出生的首尔,之后迁居于美国。他在艺术领域有的特别贡献,作品风格独有的,创作理念富有的创意。其艺术表现形式奇有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裔艺术家引爆国际舞台
他利用电视机和电子元件设计装置艺术,将传统佛塔与现代科技结合。他的作品《电视佛塔》在2019年以450万美元成交,打破了韩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
白南准 《电视佛塔》 图源网络
首尔市立美术馆的调查显示,约30%的观众在参观装置艺术时,会模仿K-pop偶像的舞蹈动作,显示出艺术与流行文化的深度融合。
观众跳舞的装置艺术展
地缘美学同样展现在文化自信方面。朝韩非军事区(DMZ),它是世界上最为紧张的边境之一,不过却也是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
防弹少年团(BTS)在《ON》MV中将传统鼓舞与现代街舞巧妙结合,而且在8小时内点击量就突破了亿。
金刚山那山水画般的意境与首尔那霓虹灯般的赛博风,在同一个舞台上相互碰撞,已然成为了韩半岛艺术的独特标识。
霓虹灯下的非军事区梦境
这些创作背后,都是对地理环境的回应。韩半岛的艺术家们,以山川、气候、历史压力为原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学体系。地缘美学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出击。正因为夹在大国之间,才更懂得“混搭”与“创新”的价值。
艺术家炼制地缘风格
如果你的家乡也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你会如何将其转化为艺术灵感?是将高楼大厦融入水墨画,还是将家乡的方言写进流行歌曲?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文献和资料:
《新罗千年历史与文化》编撰工作(新罗史专家学者集体著作)
周晓蕾:《韩国:近代转型、民族认同与社会变迁》(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朝鲜语专业讲义)
金刚全图相关介绍,VANK韩国学资料
《韩国绘画史研究资源简介》,国立故宫博物院学术资料
李箱生平与代表作《乌瞰图》,维基百科
韩舞发展史与K-pop融合,抖音百科
白南准录像艺术与装置艺术创作,林山教授讲座,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韩联社:白南准作品拍卖纪录创新高(含具体成交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