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报》智库圆桌会议:解码建筑行业“破局密码”——数字化、全周期与价值重构

慧筑云 3天前 阅读数 0 #科技

在建筑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建筑时报》首期专家智库圆桌会议于成都落幕。会议以“变革与突围”为核心命题,聚焦智能建造、全周期服务、产业价值重构三大方向,为行业转型升级绘制实战路线图。

一、数字化突围:从“工具革命”到“产业基因”

痛点直击:我国建筑业数字化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30%,模型断层、数据孤岛成最大掣肘。破局样本:

中建西南院推出国产化BIM软件CSWADI EasyBIM,实现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无缝衔接,卡顿率降低70%;

湖南建科院在大型公建项目中实践“BIM一模到底”,打通设计-施工-运维数据流,项目返工率下降45%。专家共识:BIM不是插件而是基座,需以“数据贯通”重构产业链分工逻辑,推动建筑业从“经验驱动”转向“算法驱动”。

二、全周期服务:从“交图纸”到“交资产”

模式进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打造“建筑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将设计延伸至运维阶段,其案例显示: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大型商业综合体运维成本降低28%;

集成AI预警系统,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60%。转型路径:专家提出“数智新咨询”三大方向——

技术驱动:建立企业级数据中台,实现项目全流程智能决策;

服务升维:提供“策划-融资-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某新区开发项目通过前端策划优化节省投资12亿元;

价值重构:从“盖楼”转向“造产”,联合业主挖掘商业运营、碳交易等衍生价值。

三、战略定力:在城市更新中寻找“新蓝海”

数据洞察: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元,但75%企业仍依赖传统开发模式。实战策略:

小微更新:聚焦15分钟生活圈改造,利润率可达传统项目的1.8倍;

工业遗存:以上海杨浦滨江为例,老厂房改造为科创空间,租金溢价达40%;

低碳赋能:应用光伏幕墙、氢能供暖等技术,获取绿色金融政策红利。

这场思想交锋揭示——建筑业的未来不属于“盖楼最快”的企业,而属于“数据最活”“服务最全”“价值最深”的创新者。当“好房子”国标遇上“新质生产力”,一场中国建造的“基因革命”已然启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慧筑云

慧筑云

打造中国智慧建筑第一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