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军统少将遗孀大闹市政府,上海市长落泪:我对你丈夫有愧疚

有史杂谈 1周前 (05-06) 阅读数 36 #历史

不管她怎么哭着求情,门口的工作人员就是不理不睬,甚至还无奈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资料清楚记录着,这位中年女士叫吴雪亚,她是已故的大特务周镐的妻子。

聊聊周镐这家伙,那可是坏得出名!他混过军统,一路爬到军统南京站的头头位置,还跑到汪精卫那个伪政府里头当了个少将科长。他和国民党反动派、汪伪政府的大佬们都走得挺近,蒋介石和军统的老大戴笠都特别看重他。

警卫为了让她打消念头,只能好言相劝:“你还是回家吧,你老公真的是个大特务、大汉奸,咱们曹市长是不会见你的。”

一听到“大特务”、“大汉奸”这几个字眼,吴雪亚立马就火了,她使劲喊着:“这绝对不是真的,绝对不可能!”

突然间,她像是记起了啥,急忙从腰包里掏出一个旧旧的小本子,脸上带着恳求的表情说:“朋友,能不能请你帮个忙,把这个给曹市长,我真的拜托你了。”

看这女的态度硬得很,警卫心里也清楚,今天要是不把这本小册子亲手递给曹荻秋市长,她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没办法,他只好接过册子,然后转身回到值班室,给她倒了杯水。他反复告诉她,一定要在这里等着,别乱走动,接着自己便匆匆向保卫科办公室走去。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从早上溜达到了傍晚。那个守卫也是费了好大劲,一层一层地汇报上去,最后终于捧着那本小本子,站到了市长办公室的门口。

曹荻秋知道了那位中年女士的状况后,立马拿过册子开始瞧。但只看了一页,他就急不可耐地跟警卫说:“赶紧请她进来!”

吴雪亚被带到办公室后,曹荻秋立马快步向前,一把拉住她的手,眼里泛着泪光,连连夸赞:“你老公真是太棒了,真的太棒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旁边的警卫和保卫科的兄弟们都摸不着头脑。

为啥堂堂的上海市长,会对一个曾是汉奸、特务的遗孀那么激动,还连连夸她丈夫“真厉害”呢?

周镐这家伙,到底藏着啥没跟人说过的事儿?还有,那个中年妇女掏出来的那本小本子,上面到底记了些什么内容?

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周镐家的情况更是糟糕。一家六口人,每天就靠着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水来填饱肚子。

不过,周镐的志气并没有被贫穷击垮。他年仅14岁,就凭借各门功课都拿满分的优秀成绩,成功考入了当地相当有名的武汉私立成呈中学。

就在那会儿,小周镐头一回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并且,他把孙中山先生讲的“三民主义”当成了自己一辈子要追求的目标。

1928年,18岁的周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毅然决定加入桂系第四集团军办的随营军官学校,就是那之后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他参加考试,凭借出色的成绩顺利过关,被安排到了第七期的步兵专业学习。

那时候的黄埔军校,被蒋介石牢牢把着,教的东西大都是他喜欢的独裁那一套,这让周镐心里特别不舒服。

到头来,考试时周镐实在憋不住了,一股脑儿地写下了一篇痛斥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文章。结果,就因为这篇文章,周镐被黄埔军校给踢出了校门,学籍也没了。

这次挫折之后,周镐没放弃,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转头加入了蔡廷锴指挥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蔡廷锴是个心里装着国家大事的将军,1932年一开始,他就带着队伍去打淞沪抗战。可没想到,蒋介石一道命令下来,让他赶紧带着兵去福建打共产党。

蔡廷锴对这个指令感到非常生气,他想不通为啥咱们自己的人要对着干呢?这不是在浪费宝贵的战斗物资,还让那些一直盯着我们的敌人有机可乘吗?

第19路军一到福建没多久,蔡廷锴就拉上李济深他们开了会,商量着要搞个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他们的打算是,对外得把那些洋人的特权和不公平的条约都给废了,对内呢,就和共产党联手,一起跟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对着干。

但是,第十九路军力量有限,到了1934年1月15日那天,蒋介石派大军打下了福州。这样一来,蔡廷锴没办法,只能跑到国外去,第十九路军这个名字也被取消了。

周镐这会儿感觉希望越来越渺茫,心里头凉飕飕的,就琢磨着回湖北老家,安安稳稳地当个普通人,过完这辈子算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快到汉口,眼看就要回到家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队宪兵,把他的路给挡住了。

其实,打从他从福建动身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国民党的密探给盯梢了,他们一路尾随,紧跟着到了湖北地界。眼看着周镐就快要踏进家门了,那些密探赶紧让宪兵出手,把他给逮住了。

审讯时,那个间谍装模作样地说:“眼瞅着就要踏进家门了,结果被你们给截了,这心里头真不是个滋味儿吧?”

周镐心里头门儿清,对方那套把戏骗不了他,于是直愣愣地问:“到底为啥逮我,给句痛快话!”

那家伙慢悠悠地讲起了他怎样加入了第十九路军,又跟着蔡廷锴一块儿反对蒋介石的事情。说完后,他瞪着眼恶狠狠地说:“我们觉得你像共产党,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加入我们。看在你是黄埔出来的份上,我们还是很看重有能力的人的。”

没办法,周镐只好跟着那个特务,去见了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的头儿戴笠,然后就加入了戴笠管的“中华民族复兴社”,成了一个特务组织的一员。

可没想到,周镐的工作正一帆风顺的时候,戴笠突然找上门来,给了他一个超级危险的任务,说:“你得去跟周佛海搭上线,想办法混进汪伪政府里头去。”

周佛海在汪伪政府里是个大人物,他那时候管着伪政府的财政部,还兼着军事委员会的副头头,行政院的二把手这些要职。

他很狡猾,为了留条退路,前段时间通过无线电找到了戴笠,想跟他偷偷联手。

后来,戴笠决定让周镐去南京,那里是汪伪政府的老巢。他还挺“周到”的,把周镐的家人接到了重庆,说是照顾,其实是为了让周镐心里有点数,不敢乱来。

1943年刚开头那会儿,周镐到了南京,可是一直都没机会碰上周佛海。

这事儿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老奸巨猾”的周佛海当然得非常小心,他琢磨着先瞅瞅周镐的表现,等确认这家伙是真心想合作后,再跟他碰头。

周镐心里头明白周佛海的小九九,于是就在南京安了家,耐心等待起来。这一晃,就是大半年过去了。这期间,周镐也就用电台跟周佛海聊过几次,之后就像石沉大海,再无音讯了。

没办法,周镐只好在南京多认识些人,心里盘算着,就算见不着周佛海,任务完不成,但也许能从新认识的这些人里头,捞到点有用的消息。

1943年7月份,周镐心里正犯嘀咕,觉得任务怕是完不成了,没想到日本人那边竟然帮了个“大忙”。

日本人觉得周佛海可能和蒋介石政府有来往,就打算好好查一查他。周佛海提前知道了这事儿,心里一慌,为了不留证据,直接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连带着那部电台也一块儿被大火烧成了渣。

周佛海因为没法通过电台跟重庆那边联系,心里挺着急的,所以他就直接去找了周镐。

为了让两人联系起来更方便,周佛海专门给周镐在伪政府找了个差事,让他当上了情报科的少将科长。

进了汪伪政府里头,周镐冷不丁瞅见一个挺面熟的人影,定睛一看,这不是到了南京后新认识的哥们儿徐楚光嘛。

这家伙跟周镐一样,有两个身份。表面上,他是汪伪政府情报局的秘书,但私下里,他其实是我党的地下党员,就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插进了汪伪政府的肚子里。

周镐和徐楚光因为都有一颗爱国心,所以关系越来越铁。他们一开始对共产党并不了解,但慢慢地就熟悉起来了。到后来,周镐还利用自己工作上的方便,给新四军送过情报,还帮忙运过重要的军用物资。

1943年快结束时,周镐接到戴笠的指令,悄悄地在南京重新搞起了军统的站点。没多久,他就组建了8个行动小组,这些小组就在汪伪政府的鼻子底下,干起了除掉奸细的活儿。

周镐因为工作干得出色,深得戴笠和蒋介石的赏识。没过多久,他就接到内部消息,说蒋介石专门点名让他去当军统南京站的头儿,还给他升了官,成了少将。

没过多久,“南京京沪行动指挥中心”就挂牌成立了,周镐顺其自然地挑起了总指挥的大梁。

可周镐万万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和戴笠居然会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就对自己下手。

抓汉奸那会儿,汪伪政府的陆军头头萧叔董拼死挣扎。抓捕的人跟他扭打在一起,一不留神,就把他给推倒了,头正好磕在桌子上,结果流血过多死了。

这事一出,那些在汪伪政府混过的叛徒们,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他们立马借着大家的嘴皮子,一个劲儿地说周镐办事不讲究,手段还狠,动不动就严刑拷打。

结果,那些疑问越闹越大,最后变成了“汪伪政府里的叛徒团伙”和“南京指挥部”之间的直接对抗,整个南京城因此乱成了一锅粥。

蒋介石知道这事儿后,火冒三丈。

蒋介石叫周镐去管南京,主要是想稳住南京的局面,等国民党军队到齐了,好把这座城牢牢抓在手里。可没想到,周镐一到南京,就把事儿搞得乱七八糟,这让蒋介石特别生气,一怒之下,就把周镐给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

戴笠一到南京,立马就给周镐定了罪,说他贪污公款,不服从命令,还纵容手下打人。

周镐认认真真地听着每一个字,但心里头却直泛苦水。

这些指控,全都是凭空捏造的,戴笠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稳住汪伪政府那帮人。结果,自己却成了那个被牺牲的人。

周镐被冤枉关进了监狱,这一关就是好久。直到后来戴笠坐飞机出了事,他才终于被放了出来。

周镐那时候已经感到挺失望的,就回家过起了悠闲的田园日子。没过多久,他的老朋友徐楚光找上门来,说想让他加入共产党,一块儿帮忙说服国民党第107军的军长孙良诚反水。

周镐心里一直特别向往共产党,所以当时就爽快答应了,接着就开始琢磨怎么策反孙良诚。

孙良诚一开始是跟着冯玉祥干的,但到了抗战那会儿,他转头投了汪精卫。日本鬼子投降后,蒋介石又把他给拉拢过去了。就因为这么一番折腾,蒋介石心里头对他很不瞧得上,孙良诚自己心里头也憋着不少怨气。

不过,要让他乖乖投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孙良诚这家伙在军政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老谋深算得很。就连毛主席都亲自给他写了封劝降信,可这家伙狡猾得很,收到信后愣是一声不吭,生怕给人留下什么把柄。

周镐正琢磨着怎么接近孙良诚呢,蒋介石那边突然扔来个任务,让他去做第107军的随军参议,背地里查查孙良诚有没有跟共产党勾结的嫌疑。

这么一来,周镐总算是有了个正当的理由,能堂堂正正地走到孙良诚跟前了。

两人一碰头,周镐开门见山地说:“蒋先生觉得你可能有‘通共’的嫌疑,派我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查清楚这事儿。”

听到这话,孙良诚脸上一下子就慌了,赶紧表明自己对主子是一片忠心。

周镐瞅准时机开口道:“蒋介石这人疑心病重,早晚得对你下手。你老是这么依附别人,整天心惊胆战的,还不如直接带兵起义算了。”

琢磨了一阵子后,孙良诚表面上答应了这个提议,说等机会到了,他就带着队伍反叛并投降。

可没想到,当周镐正打算去第四绥靖区,想劝刘汝明部队投降时,孙良诚却偷偷给军统的大头头毛人凤写了封密信,把周镐给卖了。

最后,周镐被抓了起来,在监狱里头遭了不少罪,但他一直很硬气,最后壮烈牺牲了。

周镐这人吧,身份挺复杂,干的活儿也大都是不能见光的秘密差事。因此,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头,大多数人只晓得他是个军统里头的大特务,还有就是汪伪政府里的汉奸,可晓得他其实是我党秘密党员的,那真是少之又少。

到了1965年,周镐的妻子吴雪亚无意间翻到了一个笔记本,那是周镐以前写的日记。看了日记后,吴雪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丈夫是个大英雄,在党内他一直用的是“周治平”这个名字。

后来,吴雪亚就去找了当时上海的市长曹荻秋。

曹荻秋翻了翻日记本,又让人把周镐的经历都捋了一遍,最后确定周镐和周治平就是同一个人。而且啊,之前派周镐去劝刘汝明投降,那也是他下的命令。

曹荻秋眼泪哗哗直流,他低声说:“真没想到,周治平其实就是周镐!我对不住你啊,让你白白被骂了十几年!”

接着,曹荻秋自己动手,给北京写了份报告,请求上面给周镐同志把名誉给找回来。

周治平原本在国民党军统局担任少将级别的特务,但在1946年7月,他选择了起义,并且和我党的秘密工作者徐楚光取得了联系。到了1948年年底,周治平按照我的安排,前往蚌埠和徐州之间,试图劝说蒋军中的刘汝明起义。然而,不幸的是,他被孙良诚给告密了。结果在1949年1月,周治平被蒋军残忍杀害。我恳请组织能够好好考虑一下,认定周治平为烈士,让他的家人可以得到烈士家属应有的待遇。

最后,这个请求总算是被通过了,这对周镐来说,也算心里头松了口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有史杂谈

有史杂谈

繁花的落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