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从“新”开始——四川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为群众健康再续航

四川健康 3周前 (04-21) 阅读数 2 #推荐

4月17日,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省爱卫会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出席活动并讲话,省爱卫会办公室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主持活动。

徐斌指出,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推进健康四川18个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8岁,同比提升0.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3%,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连续8年、17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社会健康治理方法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县域医共体实现了从松到紧、从“医共体”到“健共体”的蜕变提升。各地各单位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健康知识进万家”,推进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推广应用“运动处方”,创新“健康管家”工作法,试点推行“健康小屋”建设,丰富拓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徐斌强调,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要求,强化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要持续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将优质医疗服务和卫生健康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要积极推进健康城镇、健康乡村、健康小屋等健康细胞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要健全爱国卫生制度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不断强化部门联动,持续完善由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健康从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进一步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

活动现场举行了首批“四川省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机构”授牌仪式,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13家试点单位进行授牌。各试点单位将根据省体育局、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四川省体医融合先行先试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积极开展“运动处方”试点,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机制。

活动还举行了“成都市体重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地图”发布仪式。全国爱卫会近日已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作为新增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成都市卫生健康委通过电子大屏幕向社会发布了全市23个区(市)县共46家体重管理门诊、42家心理门诊和27家睡眠门诊的健康服务资源地图,覆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通过这张健康导航图,广大市民可以快速查询到距离最近的体重管理、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点,实现“按需精准就诊”。

活动现场,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全国总决赛季军、成都市健康促进大使李张维,成都市双流区医务工作者代表曹晶、运动达人代表张春燕、李刚,大学生代表宋宇浩、方艺苗,志愿者代表邵一凡、胡荣华,社区健康互助小组代表张曦月、周彧民等10名群众代表围绕“传承爱国卫生优良传统,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共建绿色宜居家园”这一主旨发起了“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倡议,号召全社会做到“健康心态我关注、健康体重我保持、健康家园齐守护、健康知识共传播”,以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契机,从“心”出发、从“新”开始,用实际行动建设健康四川,为打造宜居、和谐、幸福的家园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牵头主办,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四川省健康促进会、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参与。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活动。

下午,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健康四川有关工作推进会议在省政府召开,省爱卫会及健康四川建设专项工作组全体成员单位、省委社会工作部、体医融合试点部门(单位)工作推进小组负责同志参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四川健康

四川健康

传播健康科普知识,讲述卫生健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