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命丧蜂群!父亲哭诉“孩子刚上幼儿园”,镇政府紧急调查
5月3日下午,西安打工的马先生接到老家来电:“娃被蜜蜂蜇了,快回来!”等他连夜赶回咸阳永寿县老家,看到的却是4岁女儿冰冷的遗体。医院诊断书上的“蜂毒休克”四个字,像钢针扎进这对夫妻心里。
事发当天,永寿县永平镇的老宅里,只有爷爷带着孙女。邻居回忆:“先是听见孩子哭,接着老爷子扯着嗓子喊救命,出来一看娃浑身是包,小脸肿得认不出。”
【事件追踪:蜂群从哪来?责任谁来担?】1. 养蜂场与野蜂的“罗生门”
永平镇周边有大片的林园,养蜂的人也比较多,蜜蜂的飞行距离能达到3至5公里;此外,这个季节无论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蜜蜂都在户外活动,现在就连蜇人的蜜蜂究竟是蜂农养殖还是林园野蜂还没确定。
2. 法律困局:该向谁讨公道?
在永平镇司法所,调解员老李翻着《养蜂管理办法》直摇头:“按规定,养蜂场要和居民区、道路保持500米距离。可这家养蜂场在林地边缘,既不算居民区也没占耕地,手续齐全。”
律师事务所王律师分析难点:
要起诉养蜂场,需证明蜇人蜜蜂来自该场
野蜂伤人属不可抗力,难以追究责任
监护人是否尽到看护义务也可能影响判决
【全国警示:每年3-5月份蜜蜂正“暴走”】1. 冰箱藏蜂惊魂
4月20日,杭州刘女士发现冰箱不制冷,打开一看——三千多只蜜蜂在里面筑巢!消防员将冰箱移至楼下空旷地带,喷洒杀虫剂处置。
2. 放学路上的“死亡围攻”
3月21日,南宁12岁男孩被蜂群追咬,4名热心市民挺身而出,合力驱赶蜂群,成功救下男孩。
【养蜂人自述:我们比谁都怕蜇人】在秦岭养蜂20年的老吴,带记者走进他的帐篷:“你看我这胳膊,全是蜂毒抗体针的疤。”他透露行业秘密:
新手蜂农易被蛰,老手懂得“顺着蜂脾气”
阴雨天蜜蜂暴躁,要戴三层防护罩
每年5月必须剪蜂王翅膀,防蜂群逃亡
【救命指南:遇上蜂群记住这三招】1. 跑!但别乱跑
野蜂追击时,用衣服包住头往逆风方向跑
千万别跳河!蜜蜂会在水面等你露头
2. 拔刺有讲究
用银行卡平刮皮肤,别用镊子硬拔
肥皂水洗比酒精管用,野蜂毒是酸性
3. 救命药要备好
医院急诊科主任提醒:
家有过敏体质者,常备地塞米松注射液
被蛰超10处立即送医,别等出现症状
农村家庭建议备个简易呼吸气囊
【在蜂鸣声中听见乡村振兴的隐痛】蜂毒中含有组胺、磷脂酶等物质,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全身中毒。部分人群对蜂毒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喉头水肿等症状,若未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夕阳下,蜜蜂仍在油菜花间忙碌。或许只有当“甜蜜事业”与生命安全真正和解时,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为保护隐私部分使用化名。)
点击“关注”,听胡同口的热乎气儿,唠老百姓的身边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