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医的日记:在诺门坎战场,日军的坦克像蛋壳一样

莲蓉简史 2周前 (04-30) 阅读数 29 #军事

1939年7月中旬,早晨的阳光洒在呼伦贝尔的草原上。日本军医松本草平接到命令,要求他的卫生队跟着辎重队向三角山转移。辎重队和卫生队共有几十人,在清晨阳光的沐浴下,缓慢地向三角山进发了。

日军在诺门坎

就在四五天前,日军与苏军进行了一场恶战,而此时战场却异常的平静,似乎大战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一行人漫步在大草原上,就像出门春游的中学生一样。

松本草平起了一件往事,就在不久前他的卫生队奉命去伊林查干湖畔给日军收尸,那里的日军遭到了苏军坦克部队的攻击。筱原准尉和他的自杀中队即便使用了“肉弹”攻击也没能挡住苏军,最终大部被歼灭在了湖边。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似乎那些死去的人从未出现过一样,似乎昨天的大战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不过现在卫生队奉命去三角山,他们能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享受到片刻的安宁。

诺门坎地图

在去往三角山的路上,松本草平与辎重队的老兵发生了争吵,不过这种争吵是开玩笑式的争吵。一行人就这样吊儿郎当地来到了胡鲁斯台河边,跨过胡鲁斯台河桥后抵达了两个小沙丘。这两个沙丘在地图上被标记为758高地和741高地,看起来一左一右像人的两个肩膀。

两个小沙丘之间,已经被战车碾出了数不清的车轱辘,人来车往已经压出了一条宽阔的大路。从两个小沙丘中间往前看去,有一个更大的沙丘在那里,这个酷似三角形的沙丘就是三角山。

松本草平带着卫生队走在前面,越过这两座小沙丘后,所有人的脚步不由得都停了下来,只见在沙丘的右前方停着两辆被打成了蜂窝一样的日军坦克,坦克的上半部已经烧成了灰白色。

日军坦克

松本草平走到前面一看,发现坦克残骸上有很多细钢丝,这两辆坦克先是被钢丝缠住,再遭到了苏军从三角山上发射来的炮火攻击,坦克被烧成了白色的残骸。从战场的痕迹来看,显然苏军早就在这里构筑了阵地,日军的坦克掉进了陷阱。

日军坦克那么厚的钢板都烧成了灰,这听起来似乎谁也不相信,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日军坦克的炮塔的确被烧成了灰。根据常识来看,钢铁即便烧化了也是不会变成灰的,而且燃烧也不至于烧成灰。

坦克内的驾驶员早不见了踪影,也许他们在坦克被击中的瞬间逃了出来,也许他们没来得及逃出来就被烧化在了里面。苏军的坦克连日军的钢铁坦克都能烧成灰,更何况是坐在坦克里的人呢?

日军坦克残骸

日军在诺门坎战场投入的坦克是号称精锐的第1坦克师团,其下辖的第3、4联队共有坦克73辆,坦克数量占了关东军坦克总数的一半以上。日军坦克的主力是八九式中型坦克,装甲厚度在10—17毫米之间,配备了57毫米的短管火炮,其机动性能为时速25公里。

除了八九式中型坦克外,日军还配置了九五式轻型战车,这种战车的装甲厚度是6—12毫米,配备的火炮是37毫米。九五式轻型战车与八九式坦克相互配合,构成了诺门坎战场日军坦克的主力。

八九式坦克

苏军这边的坦克则远超过日军,朱可夫指挥的苏军有5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坦克的型号包括了BT-7快速坦克,这种坦克有45毫米的火炮,拥有倾斜装甲,在轮式模式下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

除了快速坦克外,苏军的主力坦克是T-26坦克,这款坦克拥有37毫米和45毫米的火炮,坦克的机动性能很高。另外,苏军还配备了大量的BA-10装甲车,配置了45毫米的反坦克炮。苏军还拥有喷火坦克,这种坦克对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在指挥方面,苏军的坦克配置了无线电通讯,各坦克和装甲车之间的配合度很高,而日军的坦克则仍然需要通过旗语来进行交流。所以在坦克大战打响前,日军从装备上就输给了苏军。

苏军坦克

日军与苏军的第一次坦克战,发生在6月27日的上午,日军坦克第4联队从侧翼偷袭苏军,结果苏军的BT-7快速坦克立刻将日军进了反包围,日军第4联队的坦克被击溃。

7月中旬时,日军不甘心失败,又发起了第二次诺门坎事件,日军试图以坦克第3联队为核心,突破苏军防线,由于缺乏炮兵和步兵配合,日军的坦克遭到苏军的反坦克炮攻击,又遭到苏军坦克围攻。

在这场突击战中,日军第3联队的坦克攻到了三角山,在这里陷入了苏军布置好的铁丝网中。苏军的坦克、反坦克炮对日军坦克进行饱和攻击,日军坦克在苏军喷火坦克的攻击下被烧成了白灰。

苏军的BT-7坦克

松本草平在三角山看到的日军坦克残骸,就是这样的背景下被苏军打成白灰的。这种场景让松本草平感叹不已,他在日记中对日军坦克的评价是“蛋壳一样的日本坦克”,在苏军的坦克面前,日军的坦克的确不堪一击。

就在松本草平写下这段话后不久,在8月31日的苏日坦克大决战中,日军的坦克遭到朱可夫调集的3个坦克旅和摩托化步兵的攻击,苏军以钳形攻势扑向日军。在苏军的钢铁洪流之下,日军第1坦克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损失达到了80%以上,只有少量坦克逃回了营地。

军医松本草平

日军坦克在诺门坎的惨败,也宣告了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的失败。最后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的战略,改而向南面进攻。日军的战略从这里转向了南方,改变了二战的历史进程。

日本军医松本草平记录的这段文字,在他写的日记中有详细的描述。他亲眼看到了日军坦克被打成白灰的样子,对日军坦克的性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似乎预判了日军战败的结局。

松本草平的记录(日文原本)

松本草平的记录,为我们今天研究诺门坎之战,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

参考文献:

1.松本草平著.诺门罕:日军第一次战败

2.厉春鹏等著.诺门罕战争

3.田中克彦著.ノモンハン战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莲蓉简史

莲蓉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