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迎喜雨,9省市确定出现大暴雨,新一轮降雨酝酿:或下4天

环球科学猫 3天前 阅读数 29 #科技

2025年5月8日,我国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并且南北区都下雨了,最为关键是我国干旱区也确定降雨了,迎来了喜雨,终于可以缓解一点了,这是绝对性好事情。

然而,在新一轮降雨的改变过程之中,整个雨水带也进入到我国华南区域,同时,接下来还有新一轮的降雨活动,大家要做好准备,特别是要注意一部分区域出现“旱涝急转”,强对流天气配合可能有影响。

下面就先回顾一下我国5月第二波大范围降雨过程,有多少区域降雨,带来了多少喜雨,然后再来说明一下新一轮降雨酝酿发展趋势。

干旱区迎喜雨!5月第二波降雨巅峰时段有多少覆盖?

从实测的数据上来看,我国南北区域普遍性降雨,是一波大范围降雨过程,但时间持续不长,这就是很多人不开心的,特别是北方的干旱区域,可能这一波结束了,就只有等待下一轮了,那这5月第二波大范围降雨,覆盖了多少区间呢?

从雨水的确定下数据来看,其长江中下游以及偏南区域降雨明显,而北方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域这一块,也确定出现了大暴雨。

从省市区的监控数据来看,这一波降雨的巅峰,在我国湖北,安徽,浙江、北京、河北等9省市,确定出现了大暴雨,当然,大雨暴雨范围更加的广泛,其南北都有,大家可以看下数据图。

所以,这一波降雨我国是南北区域都出现了降雨,很明显对我国大范围区域的干旱来说,完全是一次“破天荒的喜雨”,可能很多地区数十天没有降雨,这一波降雨也可能是带来了改变的情况。

只不过,很多区域在降雨的时候,也出现了强对流,雷暴大风等天气变化过程,这一点影响是存在的。

这不,在这一波降雨的巅峰结束之后,下一波的降雨活动也在酝酿,但相对来说,华南还要注意尾声的降雨活动。

巅峰降雨结束,新一轮降雨又在酝酿

没错,5月第二波降雨基本结束,但在尾声时段,还是要注意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变化的过程,从分布情况来看,在华南,华北区域依然有降雨活动。

但重点是两广区域,有大暴雨的发展,其次就是福建,浙江等地带,这一条降雨带直接就是在沿海省份形成“弯弓”,这其实也就是雨水带的变化模式。

而北方还是集中在华北区域,有短期的降雨活动——主要就是在京津冀,山东等地,有10毫米到25毫米区间,局部区域也是暴雨活动,出现了80毫米的点。

所以,要警惕极端性的转变,并且华南,华北等局部区域,还有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这天气变化可以说相当复杂。

过后的话,整体的北方降雨就没有了,沿海会坚持一下,其中广西西南部,南部,云南中南部等方向,也将迎来“喜雨”,也将缓解一波少雨的地带。

这可能就是很多朋友说的,干旱之后有强降雨,这可能就是最为典型的转变过程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降雨的发展本身就是循环出现,只是很多的确出现长时间干旱,可能都忘记降雨是什么状态,这雨水来了,也可以做一下水源保障,而在北方降雨先减弱之下,其要警惕高温的反弹。

我国气候中心已经明确说明了,在12-17日,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多高温天气,其中16-17日将出现大范围35℃以上高温,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所以,这可能又会创造历史性的高温天气,北方的朋友要做好准备,而且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没有降雨。

所以,下一轮的降雨南北区域要全方面发展,这还是难,但相对来说,北方也有,其强度如何呢?

按照我国给出的说明来看,其新一轮降雨将会从13日发展到16日,从时间上来说,或下4天,从分布情况来看,的确南北区域都有。

在南方区域,从云南形成一条雨水带,直接跨越到我国长江口区域,包含了云南,贵州,广西,江西等10省市区,但主要的降雨带还是在云南,贵州,江西等地,有明显的10毫米到25毫米区间,其他大部区域都是10毫米到25毫米。

而北方主要就是在东北方向,黑吉辽,内蒙古有10毫米到25毫米的雨水带,华北,黄淮等大部区域降雨并不明显,后续大部区集中在南方。所以,南北区域都有,但主要还是在南方为主,比较集中,这就是新一轮的降雨过程,反正接下来就是高温烘烤,降雨“散打”的关键。

全球海区相对平静

全球范围之中,只有一个热带扰动活动,就是93P,其强度也不大,还是一个弱小的台风胚胎,除此之外,其他也就没有了。

所以,大家还是不用担心,不过,今年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区域的台风还是可能不少,我国发布了一份新的预警,那就是预计2025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26个台风生成(常年为25个)。

其中有7~9个登陆我国(常年为7个),同时有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台风强度总体较强,这就是最为需要警惕的。

其实这需要警惕,但也不是很惊讶,因为在全球变暖之下,其海洋温度上升,变得越来越热,这一个特点就直接说明了,温度上升是有利于台风的发展,一般来说,海温在26度以上就比较符合发展,越高,那只能让其更加疯狂。

所以,未来的超强台风可能在全球变暖之下,变得更不多,这个趋势或许难以改变了,这就是基本情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环球科学猫

环球科学猫

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