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人生为啥顺风顺水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4天前 阅读数 7 #推荐

北宋官场堪称古代职场上的真实战场。那时新旧两派斗争激烈,弄得天翻地覆,乌云密布,乌烟瘴气。但苏轼兄弟却演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一个拼命作死,真是不作不死。一个佛系通关。左右逢源。苏辙从一个职场新手一路逆袭,成为副宰相,几乎堪称古代“躺平天花板”。那真是一个惬意。

他的生存方式放到今天,依然可以让我们应对职场内部的各种“内耗”。

一摸鱼界的祖师爷:不站队才是真正的赢家 ,可见慎独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苏轼直接用诗来抨击,结果惹来了“乌台诗案”。而苏辙却很会玩“高情商发言术”,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先夸变法的方向,再委婉指出执行上的漏洞。委婉是一种艺术。这种“夸完再挑刺”的方法,成功打通了两党的人脉,不禁让人想起开会时说:“领导的想法很棒的,不过落地可能还可以再完善一下”,谁听了都觉得心情舒畅。忠言也可以不逆耳,呵呵。在元祐年间,旧党倒拉一耙,别人忙着撕新法,苏辙则站出来持“理中客”立场:“政策有问题就该改,别瞎折腾!”这让司马光气得直跺脚。暴跳如雷,气的三天没吃饭。高啊,真高!但正因如此,他那“不搞小圈子、不参与宫斗”的态度,让他成为政坛的“常青树”。不倒翁。

二 被贬又能逆袭的“躺平”智慧   绍圣年间,新的一派卷土重来,苏轼被派到海南吃荔枝,苏辙却只被贬到河南汝州。这差别待遇,正是他“躺平内卷术”的功劳主动请求基层任务,到了地方后不抱怨、不丧气,而是修水渠、搞救灾,把被贬的地方当作跳板展示自己。正如他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写到的,“心态不崩,到哪都能干出一番事业”,这简直是现代职场人的思想良药。所以什么时间选择坐冷板凳也是一种一种艺术。急流勇退,进退自如。

三    用《六国论》破解职场难题 苏辙写《六国论》时,便洞察到职场的真谛:团队出问题,往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战略出了偏差。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他敏锐地预见到“当局放贷”可能变成官员捞钱的工具,提前留了后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的职场三招,放到今天依然实用:

1   领导决策前,先提出备选方案;

2  在风头浪尖时,主动退到二线;

3  用详实的报告证明自己的观点。 当代职场生存指南 如果想在996的时代活得更通透,苏辙的智慧就像一本百科全书: 首先不要学苏轼当“职场敢死队”,太冲动容易吃亏;需要静气。稳重是人生必修课。 其次掌握“苏辙式太极话术”,用“是的……不过……”来化解矛盾;以柔克刚,绵里藏针。学会打太极。 再其次学会“躺平式内卷”,在低谷时默默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低谷不是无为。

苏辙用一生启发我们:真正的职场高手,懂得把每一次危机变成认知提升的契机。化危为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与其在无尽的内卷中消耗自己,不如像这位北宋“躺平天花板”一样,把职场看作锻炼的场所,在风雨中炼就属于自己的生存智慧。

一个人精不精,属于情商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上善若水浩然正气

音乐情感励志生活小视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