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匪片领域,比杜琪峰更有名的导演,为何比杜琪峰更传奇?

江复说剧 4天前 阅读数 83 #推荐

你可能没听过吴宇森的名字,但一定看过他的电影。

1997年,他用一部《变脸》让尼古拉斯·凯奇和约翰·特拉沃尔塔互换了脸,也让自己成了好莱坞第一个华人顶级导演。 但你知道吗? 他拍枪战戏的灵感,竟然来自法国文艺片里的白鸽。

一、暴力美学:枪林弹雨里的东方诗意

吴宇森的电影里,子弹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跳舞的。

1986年《英雄本色》里,周润发叼着火柴、手持双枪冲进黑帮老巢的画面,让全亚洲观众记住了“小马哥”。 镜头里,子弹射出的轨迹像抛物线,尸体倒下的姿态像芭蕾,就连血花喷溅都像是慢动作的红色烟花。 有人统计过,这部电影用了超过2000发子弹,但观众记住的却是兄弟情义。

这种“暴力美学”的秘诀,藏在吴宇森的童年里。 他4岁跟着基督徒母亲逃难到香港,白天看《水浒传》里的好汉火并,晚上听教堂唱诗班的圣歌。 于是,他让杀手在教堂里开枪,让圣母像沾上血迹,甚至安排白鸽在枪战现场漫天飞舞——圣洁与血腥的碰撞,比任何台词都震撼。

二、兄弟江湖:男人间的生死契约

如果说杜琪峰的黑帮片是权力游戏,吴宇森的电影就是兄弟结拜的江湖。

《英雄本色》里小马哥为宋子豪断腿,《喋血双雄》里杀手为女歌手赌上性命,《纵横四海》里周润发把爱人让给兄弟……这些情节被观众吐槽“太狗血”,但吴宇森坚持认为:“男人可以为兄弟死,这才是浪漫。”

这种执念源自他的真实经历。 70年代他在邵氏片场当杂工,靠张彻、许冠文等前辈提携才当上导演。 后来他拍《英雄本色》时正逢人生低谷,周润发、狄龙也全是过气明星。 结果这部“失意者联盟”的作品,硬是拿下3465万港元票房,打破香港影史纪录。

三、好莱坞征途:用东方功夫征服西方

1993年,吴宇森带着“暴力美学”杀进好莱坞。

美国人看不懂他的慢镜头,处女作《终极标靶》被迫剪掉15分钟枪战戏。 但4年后,《变脸》用8000万美元成本狂揽2.5亿全球票房,连昆汀·塔伦蒂诺都跑来偷师。 最绝的是《碟中谍2》,阿汤哥戴着墨镜骑马开枪的镜头,其实是吴宇森把西部片和武侠片杂交的产物——这部电影当年拿下5.45亿美元,至今仍是该系列票房冠军。

不过,好莱坞也让他栽过跟头。2002年《风语者》投资1.15亿,票房仅7700万,直接导致米高梅公司高管辞职。 但吴宇森说:“他们只想让我拍爆炸,我要拍的是人性。 ”

四、双雄对决:吴宇森与杜琪峰谁更狠?

在香港警匪片战场,杜琪峰是冷血军师,吴宇森是热血侠客。

杜琪峰的《黑社会》里,大佬们在圆桌上分猪肉都要勾心斗角;而吴宇森的《喋血双雄》里,杀手和警察能为了共同的道义联手血洗教堂。 一个用阴郁的冷色调拍权力游戏,一个用暖黄的光晕拍兄弟热血。

技术层面,吴宇森偏爱升降镜头和慢动作,杜琪峰则擅长固定机位和长镜头。比如《枪火》里商场枪战戏,五个保镖站位如棋盘,子弹从四面八方飞来——这种极简主义,和吴宇森的“子弹芭蕾”形成鲜明反差。

但论国际影响力,吴宇森更胜一筹。 《变脸》被《帝国》杂志评为“影史最伟大的500部电影”之一,而杜琪峰始终坚守本土市场。 不过老吴近年回归华语影坛拍的《太平轮》,票房口碑双扑街,倒是杜琪峰的《毒战》成了合拍片标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江复说剧

江复说剧

我是江复说剧 ,分享有用的原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