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国在中国就不去?特朗普高调宣布参加能源峰会,中方直接不去

历史有点丰 4天前 阅读数 842 #历史

4月24到25号这两天,伦敦要开个国际能源安全的大会。本来邀请了75个国家,但最后可能只有60来个国家能去。咱们国家呢,在清洁能源这块儿可是领头羊,但就在大会快开始的时候,说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开”,去不了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英国各大媒体就都觉得,中国没来可真是给这行业来了个不小的打击。他们心里头琢磨,这次中国没来,肯定不光是“时间安排不开”那么简单,而是跟美国那边有关。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啥中国没参加这次会议?

【清洁能源的领头国家】

对中国来说,在全球清洁能源这行当里,咱们的位置那是杠杠的,没法儿撼动。你看,全世界八成的太阳能板、七成五的动力电池、还有六成的风力涡轮机,全都是咱们中国造。不光这些,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连着五年都是全球老大,谁也比不上。

这种技术上的掌控,让欧洲国家有了些微妙的依靠。你看,德国那边储能设备的招标,八成都是用的中国技术标准。再说意大利,他们算了一笔账,要是改用美国的液化气,老百姓的电费得直接翻两倍。

就在峰会的现场,挪威那边的人瞅见贵宾室里,卡塔尔管能源的大臣正拿着加密手机,给人发中国储能设备的价钱单。他们心里头那个无奈啊,只能暗暗叹气。说到底,他们自家的风电场,到现在还在用中国的涡轮机转着呢。

波兰代表团也特地准备了中文版本的合作计划。法国代表在咖啡厅里,直接向南非的官员大吐苦水,说核电站的维护费用涨得太厉害,现在特别需要中国的技术来帮忙。

不过,就在这个“重要节点”,中国代表团因为“时间撞车”没法出席。这事儿一传出来,立马就在现场炸了锅,毕竟大家都盼着在这次峰会上,能跟中国多交流交流,学习学习,开展些合作呢。

这次峰会邀请了75个国家,但最后到场的只有60多个。特别是那些受气候危机影响最大的小岛国,它们全都没来。反观那些化石能源大佬国家,前三排座位全给它们占了,就连俄罗斯这样的大国都没能挤进去。

【中国为何拒绝参会?】

对于中国这次因“时间撞档”没法来的说法,很多国家其实不太买账。大家都觉得,现在中美关系那么僵,中国不来开会,八成是因为对美国那一套单边主义和在气候问题上往后退的做法不满,想表达点态度。

再者,特朗普政府派了个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人去做特使,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装的全都是页岩气项目的宣传小册子。更夸张的是,过海关时他还很硬气地拿出了五本精装版的《石油的力量》一书。

峰会还没正式开始呢,那位代表就急着把话题从“应对气候危机”给拽到了分析美国液化天然气在全球的布局上。他还抛出了个挺让人意外的观点,说北极冰盖要是融化了,能多建好多个港口呢。

差不多三周前,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在一个内部会上,一个劲儿地推荐引进咱们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但没想到,《每日邮报》给他整了个带熊猫头套的讽刺漫画,这事儿一下子就把国内政治上的分歧给摆到明面上了。

唐宁街10号现在可真是左右为难,一边得面对美国抛来的难题:“为啥不对中国施点压呢?”另一边,还得平息那些吵着要加强中英能源合作的声音。说到底,80%的储能设备招标文件上,都清清楚楚写着“华为技术标准”,这事儿可不好办。

而且中国没参加这事儿不是突然的,想想2024年瑞典气候峰会忘了邀请中国那档子事,还有美国老把气候问题当成打击别人的工具,这事儿早就有了苗头。

【不在场的领导力】

年初,特朗普政府居然下了个命令,说要大力推动美国的化石燃料生产,同时把清洁能源投资给停了,还第三次退出了《巴黎协定》。这一连串举动,明摆着就是他们能源战略的真面目。

因此,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取了新策略,用“技术实力展现”代替了“外交力量展示”。就像张家口的风电基地,它正在给京津冀地区送去清洁的电力。青海戈壁上的光伏板,每分钟能转15度,追着太阳跑。还有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每天生产的储能电池,足够柏林全城使用。

当美国忙着在中东搅局,想保住石油老大位置的时候,中国已经在山东自贸区搞了个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中心。这个地方,每年都能吸引两千多名国际工程师前来瞧瞧。还有隆基绿能,他们做的硅片厉害得很,硬是把撒哈拉沙漠变成了“发电宝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比啥外交大话都管用。

就算美国代表在台上大力宣扬页岩气的好处,北欧那三个国家的代表却在国内被环保团体提醒了。要是他们因为政治上的考虑,把清洁能源的合作给耽误了,那他们可得准备好应对“最冷寒冬”这样的抗议声浪。

不过呢,英国电网公司已经暗地里跟中国企业聊上了,打算合作搞钠离子电池。意大利的能源部长在接受BBC采访时,还直接拿出计算器,现场对比中美两个方案的价钱。这些小事儿,其实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新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国际能源网在2024年10月29日发布消息,说2025年4月24到25号,伦敦要办个关于能源安全的大会,就是国际峰会那种。这次大会主要聚焦能源安全的未来。地点就定在伦敦,时间也很明确,就是24和25号这两天。想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应该都会很感兴趣。报道里没提太多细节,但意思很明确,能源安全这事现在很重要,大家都关心。所以,这么个峰会,肯定有不少人。到时候,伦敦肯定很热闹,能源领域的大佬们都会聚在一块儿,聊聊能源安全那点事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有点丰

历史有点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