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美低头,金砖会否解体?中国如何破局
2025年5月,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出耐人寻味的戏码——印度正秘密与美国敲定一份“历史性贸易协议”。据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协议最快将于一周内签署,内容包括印度大规模采购美国石油、天然气及军备,同时承诺开放关键市场。这一动向不仅让金砖国家外长会议蒙上阴影,更让中国主导的“反霸联盟”面临首次重大考验。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金砖外长会发布《巴西联合声明》强调“多边主义”的同一天,印度被曝拒绝支持金砖集体反制美国关税的措施,对“去美元化”议题更是态度暧昧。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在金砖框架内要求各国支持其入常,另一边却在安理会改革议题上遭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阻击。这种“既要又要”的姿态,暴露了莫迪政府在战略利益与地缘站队间的撕裂。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特殊优待”,绝非简单的贸易让利,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地缘离间战。
供应链替代:通过向印度转移半导体、医药等关键产业,削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
军事捆绑:30亿美元军售协议背后,是要求印度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在南海、中印边境等问题上施压中国;
金砖瓦解:若印度倒向美国,这个占金砖GDP 25%的经济体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动摇发展中国家对反霸联盟的信心。
但美国的“糖衣炮弹”藏着致命风险——24%的惩罚性关税虽暂缓90天,25%的汽车关税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莫迪以为能用市场换技术,却忘了特朗普的经典操作:“先画饼,再翻脸”。
金砖机制成立20年来,首次面临理念性分裂。中国的“反霸统一战线”遭遇印度式现实主义冲击:
巴西主张强硬反击美国关税,但国内经济衰退迫使其寻求对美大豆出口配额;
俄罗斯因能源制裁急需印度市场,不得不对莫迪“骑墙”保持沉默;
南非虽力挺中国,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印度1/10,话语权有限。
这种分裂被美国精准利用。华尔街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直言:“金砖的致命伤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部利益无法调和”。当印度为入常席位与埃及争执时,美国正笑着给金砖的棺材钉上又一颗钉子。
面对印度可能的“叛变”,中国的反击冷静而凌厉:
经济锁喉:暂停稀土对印出口审批,掐住其军工、新能源命脉;
外交围堵:加速推进“上合组织+海合会”能源联盟,削弱印度在中东影响力;
舆论造势:通过TikTok、Shein等平台向印度年轻群体揭露“美印协议陷阱”。
效果立竿见影——日本首相石破茂突然宣布“绝不向美国做重大让步”,越南暂停与美自贸谈判,这些动向让美国“逐个击破”战略遭遇重挫。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4年乌克兰倒向欧盟引发俄乌战争,如今印度对美倾斜正在触发亚洲版地缘地震:
巴基斯坦已向中国求购歼-31战机,中巴经济走廊二期加速;
伊朗宣布与中国签署25年全面协议,绕开美元结算石油;
东盟十国紧急磋商,担忧沦为中美博弈炮灰。
更危险的是,美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随着美股暴跌4.3%、美元指数跌破1019,特朗普的关税豪赌已引发华尔街集体反噬。高盛警告:“印度市场过度依赖美国,或将重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印度的抉择,本质是发展中国家在霸权阴影下的生存实验。但历史早已证明:向霸权妥协换不来尊严,只能换来更狠的收割。当中国用“一带一路”连接142国、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6%时,莫迪却还在为特朗普画的“5000亿美元贸易大饼”沾沾自喜。
或许用不了太久,印度就会懂得: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中间地带,只有棋手与棋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