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赏尽唐朝隶书美

七陆书法 4天前 阅读数 17 #推荐

唐隶不是取法汉碑,而是用楷法作隶书,唐代擅隶的代表书家多不通《说文》,不能取法篆书以丰富隶书之趣。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时代风气所致。唐朝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隶书虽不及楷书、行书盛行,但仍涌现出多位名家,延续汉魏风骨,并融入时代特色。

欧阳询以楷书名世,其隶书同样成就斐然。他的隶书代表作《房彦谦碑》结体方正,笔力遒劲,完美展现了初唐书法的法度之美。该碑既保留了汉隶的波磔特征,又融入了唐楷的严谨结构,笔画起收分明,转折处棱角清晰,整体风格庄重肃穆。欧阳询的隶书创作,为唐代隶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择木被后世誉为"唐代隶书第一人",其《叶慧明碑》笔法精熟,结体宽博,堪称盛唐隶书的典范之作。该碑深得汉隶神韵,笔画浑厚有力,波挑舒展大方,整体气势恢宏。韩择木的隶书既保持了古法的严谨,又融入了盛唐的恢弘气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创作标志着唐代隶书艺术的成熟与鼎盛。

史惟则与韩择木齐名,是唐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大智禅师碑》笔力沉雄,波挑分明,完美诠释了唐代隶书的雄健风格。该碑结体严谨,笔画厚重,既有汉隶的古朴韵味,又具唐代的庄重气象。史惟则的隶书用笔果断有力,章法严谨有序,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徐浩的隶书以稳健厚重著称,其《嵩阳观记》笔法严谨,结体宽绰,充分展现了唐代隶书的庙堂之气。该碑用笔沉着有力,笔画粗细变化自然,结体端庄大方。徐浩的隶书创作既遵循古法,又融入个人风格,对后世隶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代表了唐代隶书法度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唐玄宗李隆基的隶书独具特色,展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其《石台孝经》笔法圆润,结体端庄,完美体现了盛唐的恢弘气象。玄宗的隶书用笔流畅自然,笔画圆润饱满,章法严谨有序,整体风格庄重典雅。作为帝王书法家,他的创作对唐代隶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蔡有邻是汉名书家蔡邕十八代孙。官至左卫率府骑曹,年寿无考。以隶书见称,颇有时誉。隶书代表作《尉迟迥庙碑》,工整严谨,笔力劲健,结构匀称。

梁升卿隶书清秀流畅,《御史台精舍碑》此碑笔画流畅,结构严谨,整体风格庄重而秀丽,是唐隶中的又一佳作。

顾诫奢明皇时人。天宝十五年见任太子率更丞,上元年间为太子文学。工八分,有“顾八分”之目。尝书《吕諲庙碑》、《吕諲碑》等。1984年西安高楼村出土的《高元珪墓誌》,隶书丰茂精劲,不在韩择木之下。

瞿令问一作令闻,唐代宗时人。历道州江华县令,为元结道州刺史下属。工书,尤工杂体篆及八分。与元结友善,时元结为道州刺史,作文辄与瞿书之。元结曾为峿台、浯溪、寒亭三铭,后二铭皆为瞿篆书。

殷仲容初唐著名画家殷令民之子,颜真卿之舅祖。历官秘书郎、戎马兵曹、礼部郎中等。善篆、隶,尤精于榜书题额。传世书迹有《褚亮碑》、《武氏碑》、《马周碑》以及《诸王题名》等,皆隶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七陆书法

七陆书法

书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