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北京?老北京人都未必知道

狼小妖 24小时前 阅读数 0 #情感

你知道吗?咱们今天说的北京,可不是只有现在这个首都。

在中国历史上,前前后后居然有八个地方被正式称为“北京”!

连很多老北京人都未必知道这些冷知识。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看看这些“北京”背后的故事。

战国燕都:最早的“北京”

说起北京的起源,得回到战国时期。

燕国的都城蓟城,就在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

那会儿燕国虽说地盘不大,但蓟城可是北方的交通枢纽,

《史记》里说它“南通齐赵,东北边胡”,热闹得很。

燕王哙时期,还发生过“禅让”的闹剧,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结果引发内乱,差点被齐国灭了。

后来燕昭王在易水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邹衍这些牛人都来了,燕国这才又雄起了一把。

蓟城作为燕国的核心,见证了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十六国统万城:匈奴人的“北京”

在陕北毛乌素沙漠里,有座白色的古城遗址——统万城。

这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的大夏国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北京”的地方。

传说赫连勃勃让工匠用“蒸土筑城”,城墙坚硬到能“锥入一寸即杀工匠”。

他还给都城起名“统万”,意思是“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可大夏国只存在了25年,就被北魏灭了。

如今站在城墙上,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匈奴骑兵的呼啸声。

北魏平城:鲜卑人的“北京”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平城当了近百年首都。

那会儿平城可是北方的政治中心,云冈石窟就是在这时候开凿的。

有个有趣的传说:

孝文帝为了迁都,故意说要南征南齐,大臣们吓得半死,最后只好同意迁都洛阳。

平城虽然失去了首都地位,但留下的悬空寺、华严寺,至今还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唐代太原:李家的“龙兴之地”

太原被称为“北京”,得从李渊父子说起。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太原作为李唐的发祥地,地位自然不一般。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正式把太原定为北京。

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守太原,用“地道战”大败史思明,保住了唐朝的半壁江山。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这些政权也都把太原当北京,可见太原的重要性。

辽南京析津府:契丹人的“南京”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把幽州(今北京)定为南京析津府。

那会儿辽南京可是辽国的“钱袋子”,财政收入占全国一半。

辽圣宗时期,南京城有个叫韩德让的汉人宰相,他和萧太后的故事在民间传得神乎其神。

辽南京的建筑也很讲究,比如天宁寺塔,就是辽代的遗物。

可惜后来被金国攻占,改名叫中都。

金中都大兴府:海陵王的“野心之城”

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大兴府。

他为了迁都,把老家黑龙江的祖坟都迁到了北京房山,也就是现在的金陵。

传说海陵王在莲花池种了二百株莲花,

故意问大臣:“为啥莲花活不了?”

大臣们顺着他说:“上京太冷,燕京暖和。”

海陵王这才名正言顺迁都。金中都的宫殿比汴梁还豪华,

可惜被蒙古人一把火烧了,现在只能从水关遗址想象当年的繁华。

明初开封:朱元璋的“临时北京”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本想把都城定在开封,还下诏“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为啥选开封?

因为这里是宋朝故都,能彰显正统。

可开封经过金元战乱,早就没了当年的繁华。

有个老段子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去考察,

朱标回来后直摇头:“开封地势太平,无险可守。”

于是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取消了开封的北京称号,改封儿子朱橚为周王镇守河南。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终极定型”

真正让北京成为首都的,是永乐皇帝朱棣。

靖难之役后,朱棣把北平改为北京,开始营建紫禁城。

传说修建紫禁城时,蒯祥设计的“九梁十八柱”结构,让太和殿历经多次地震都屹立不倒。

1421年正式迁都那天,北京城张灯结彩,各国使臣都来朝贺。

从那以后,北京就成了明清两代的政治中心,直到今天。

一座北京城,半部中国史

从战国蓟城到明清北京,每个“北京”背后都有一段传奇。

它们有的辉煌一时,有的昙花一现,但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下次您逛故宫、登长城的时候,不妨想想:这里曾经是多少朝代的“北京”?

又见证了多少帝王将相的兴衰成败?这就是北京的魅力,

每一块城砖,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狼小妖

狼小妖

一只逍遥三界的疯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