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离世前:留4奇怪遗嘱,不让人看遗体,她是预感到什么了?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在公寓过世,并且有一周左右。
房东赶紧联系了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
林式同匆匆赶到后,连忙让殡仪馆的人将张爱玲的尸体拉走火化。
他说:“这是她的遗嘱,她不想让人看见她的遗体。”
张爱玲的遗嘱立于1992年2月14日,彼时她重病缠身,大概感觉到命不久矣,所以作了以下安排:首先,委任林式同为遗嘱的执行人。
林式同和张爱玲本无交际,两人压根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好友——庄信正。
庄信正平时不住在美国,而林式同定居美国,他便时不时托林式同照顾张爱玲。
一来二去,张爱玲就把林式同视为难得的依靠。
房东看到张爱玲去世后,便立即喊来林式同,由林式同处理一切后事。其次,将她所拥有的一切留给宋淇邝文美夫妇。
1951年,张爱玲移居香港,因为工作原因,结识了宋淇和邝文美,并和邝文美发展成为“闺蜜”。
后来她移民美国,也一直同两人保持通信往来。
据宋淇邝文美的儿子宋以朗回忆,张爱玲立好遗嘱后,将遗嘱原本和一封信寄给了宋淇夫妇。
信中称,如果她死后,她还有钱剩下,部分用在她的作品出版上,部分让宋淇夫妇买他们想买的东西。
她特意嘱咐,《小团圆》不要出版。
但多年后,宋淇和邝文美相继去世,宋以朗作为遗产执行人,还是出版了这部作品。
她还说,不需要立基金会纪念她,宋以朗却在她昔日就读的香港大学,设置了张爱玲纪念奖学金。
再次,遗体立即火化,不举行追悼仪式。张爱玲性情孤僻冷漠,不喜欢热闹。
在她晚年时期,即便是同她关系最要好的宋淇夫妇,她也不让他们来探望她。那时候,她频繁搬家。
一是因为房子的环境问题,二是因为有人知晓她的住处后,总是给予她明星般的关注。
这是她万万不愿忍受的。
所以她要求立刻火化遗体,也就不难理解。
但除了这个因素,或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不愿让人看到她丑陋落魄的样子。
张爱玲从小爱美。
读中学时,她的一幅画被报刊收录,她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块钱的稿费,立马就去买了一支唇膏。
美国时期,张爱玲托好友庄信正找房子,庄信正的妻子杨荣华因此第一次见到她。
据杨荣华回忆,彼时的张爱玲很是注重仪表。
身上穿一件典雅华美的旗袍,头发梳得板板正正,举止也是风度翩翩。
拥有一颗如此精致的心,张爱玲怎么会愿意让外人看见她走后的惨状呢?当时林式同赶到现场后,牢记张爱玲的遗嘱。
确定张爱玲去世后,赶紧联系殡仪馆,将张爱玲的尸体用大黑车拉到火葬场焚烧。
多年后,林式同回忆说:
“从她去世到火化,除了房东、警察、我和殡仪馆的人,没有任何人见到她的遗容,也没有照过相。”
最后,骨灰撒在荒芜的地方,如果是在陆上,就撒在广阔的地方。对于张爱玲来讲,她或许就像风一样。
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但却始终没有找到真正让她安心停歇的角落。在短暂的幸福过后,永远有更沉重的痛苦等着她。
早年,她拥有别人羡慕不来的富贵家庭,但父亲和母亲先后“抛弃”了她;
后来,胡兰成走进她的生命,她卑微地深爱着他,但胡兰成对她不忠;
最后,她认识了赖雅,终于有人全心全意爱她,但一场大病,他成为她的累赘。张爱玲说,她是一座孤岛。
所有的幸福走入又离开她的生命,留下一片荒芜,那就让她在荒芜中永生。
那年9月30日,她的好朋友还是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之后将她的骨灰撒入了辽阔的太平洋。
从张爱玲的遗嘱来看,她早有预料,在她走后,人们会对她做什么。
但她向来“叛逆”,那些做法都不是她喜欢的,所以她特意留下文字表达想法,希望在世的人“饶”过她。
然而,她的部分遗愿还是没有得到实现。世人非要纪念她,非要把她捧到神坛,这当然算是不尊重。
但换种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浓烈的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