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池突破8000mAh?硅碳技术的回旋镖:「折寿」换容量

36氪 6天前 阅读数 3567 #推荐

如果你近期有关注手机市场,一定不难发现最近发布的这些新机都有一个共同点:电池容量一个比一个高,6000mAh已经完全不够看,7000mAh级别的手机一台接着一台,甚者已经做到了8000mAh,人均行走的「移动电源」。

电池容量的增加对用户来说确实是好事,续航时间的增加意味着用户不用再随身携带一个移动电源。

(图片来源:荣耀官方)

俗话说凡事都是双刃剑,能给电池容量带来巨大提升的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真的就是电池的未来吗?

容量越来越大,体验却没提升?

简单来说,硅碳电池技术就是在手机电池传统的的负极材料石墨当中掺杂一些硅元素从而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在不增加电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电池容量。

这项技术在2023年年初便有厂商应用,但或许是因为当时数据提升不大,又或是其成本太高,再加上当时用户更注重手机的充电速度,因此这项技术并未辐射到整个手机市场。

至于硅碳电池技术的优势,大家也都很熟悉,这里小雷简单总结成两点:

1、同样的体积,容量提升20%乃至更多;

2、在低温状态下依旧能保持电池活性,不至于因低温关机。

那么,硅碳电池就完全没有缺点吗?有,而且还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在查询资料后小雷发现,硅在充放电时,其体积会极速膨胀,最高可达 300%(而传统电池中的石墨膨胀率为10%左右)。也就是说电池内部的硅离子在工作过程中时体积会突然增大到原来的 4 倍,其内部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频繁的膨胀再缩小必然会影响到硅离子的稳定性,这就好比是一个反复被拉伸和压缩的弹簧,时间久了,弹簧的弹性就会丧失,甚至直接断裂。而当电池内部的硅离子的数量减少后,就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循环次数,可能原本可以正常充放电几百次的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循环次数大幅减少。

(图片来源:OPPO官方)

换句话说就是,同样容量大小的电池,使用了硅碳技术的电池可能在一年后只剩下80%的寿命,而普通电池能做到85%甚至90%。除了循环次数,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都会因为内部离子浓度和结构的改变而下降。

可以说硅碳技术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让手机电池有些本末倒置,比起容量大小,其实大部分消费者都更在意电池的寿命长短,毕竟电池容量小只要积极充电就行,如果电池寿命老化速度太快,就不得不去售后网点更换电池/直接更换新机。

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电池容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续航时间大幅增加,手机硬件的越来越强大也让我们要付出功耗的代价。屏幕参数的提升、AI应用的大规模应用、影像素质的不断攀升、以及高性能处理器的不断升级都会带来更高的耗电量。

(图片来源:OPPO官方)

哪怕现在的电池容量相比过往提升了不少,手机所面对的续航焦虑可一点都没有减少。

大电池和高寿命,难以兼得?

那么厂商们明知道硅碳电池有这么多弊端,为何又要积极推广呢?

原因很简单,小雷之前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用户基本都是「数字敏感」动物,例如你在他面前放一台两亿像素的手机和一台五千万像素的手机,两者在价格上相差无几的话,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听起来就更值得,更有「性价比」。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电池容量,手机市场最忌讳「人有我无」,当友商们都搞出6000、7000乃至8000mAh的超大电池时,如果你手上没有能对抗的王牌,那产品就缺少了「大卖」的关键因素。

(图片来源:雷科技摄制)

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是市场加速竞争的必然结果。厂商们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不得不在产品上挖掘出更多能吸引到用户的卖点,用来弥补近些年手机在创新和体验层面的不足。

另外手机厂商对电池容量的追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用户对手机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几年手机影像模组的不断变大进一步侵蚀了狭小的内部空间。以vivo刚刚发布的vivo X200 Ultra为例,三颗硕大的传感器几乎占据了1/3的主板面积,导致厂商们只能在好影像和大电池中二选一。

(图片来源:vivo官方)

更别说高素质影像和配套的AI算法会带来更高的功耗,如果电池容量不做提升的话,影像旗舰和续航尿崩必定会挂上挂钩。

当然,厂商们自己也知道硅碳电池的缺陷,某些厂商已经想出了一些补救方案。例如某家厂商通过锁定一定电池容量来减少电池循环次数(即5000mAh的电池,可能有300mAh是不激活的),这里小雷简单科普一下,电池循环次数 ≠ 充电次数。

电池循环次数是指手机电池完成一个完整的充电周期,即完整的充放电过程,循环次数就 +1,而充电次数是手机每次完成一次充电即 +1。

因此厂商通过锁定一定电池容量的方式确实可以减缓电池寿命的损耗,但这岂不是又本末倒置了,明明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让电池容量提升了不少,但又因为怕电池损耗太快而「官降」电池容量,这合理吗?

除了缩容,近两年手机充电功率从200W普遍下降到100W、80W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硅碳电池的寿命,降低降低充电速度可以使得电池充电时的倍率更低,在峰值充电功率下维持的时间也较短,进一步降低充电时的发热来保护电池。

(图片来源:iQOO官方)

难道说手机的电池发展就这么到头了?当然不是。

手机厂商之所以积极普及硅碳电池,其根本原因是供应链方面在硅碳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硅碳技术正是量产全固态电池的关键因素。比起如今的各种电池,全固态电池有着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大大增加、支持高功率快充、安全性更高等一系列优势。

因此从长远来看,全固态电池才是手机电池的终极方案,而目前的硅碳电池,更像是固态电池普及之前的一个过渡技术。

三星之前曾表示已经在研发全固态电池,最快能在2026年的S26系列上跟我们见面,具体能否成功上市,又能否推动全固态电池在手机市场的普及,就得交给时间来揭晓了。

写在最后

电池容量的不断提升代表着整个手机行业的「参数内卷」。近些年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类似的套路,比如动不动就宣传局部峰值亮度破2000尼特,屏幕刷新率飙到240Hz,高频PWM调光频率喊得比谁都响,但这些参数真的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吗?小雷不好多做评价,但从目前手机已经不再宣传这些参数来看,用户貌似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图片来源:vivo官方)

用户真正看重的,是产品整体的实用性,而不是「花里胡哨」的数字游戏。这种「无效内卷」,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营销效果,实用性反而被抛在了脑后。

电池确实值得厂商们不断下功夫内卷,但在内卷的同时,也希望厂商们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联合硬件的供应商持续降低功耗,亦或是提升电池的寿命等等。否则就算未来的手机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续航表现也没有得到多大提升,那这项技术的意义可能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更愿意选择容量更大寿命更短的硅碳电池,还是容量较小但有快充且寿命更长的锂电子电池呢?

评论列表
  •   叶稔  发布于 2025-05-07 09:11:38  回复该评论
    还有个事情你计算过没有,8000ma电池,400次循环,相当于4000毫安电池800次循环,也就是说,8000ma的电池,可以用两年的话,4000ma,也就是用一年,那么再比较一下时间呢?更何况,做到7000以上,基本一天一充,不需要一天三充,边充边用,对电池损害更小
  •   人设崩塌1990  发布于 2025-05-06 17:26:46  回复该评论
    解决手机电池续航的终极方案其实还是古早时期的可拆卸式电池。只有这样才能永久解决电池续航问题。
  •   另一种美  发布于 2025-05-06 12:13:25  回复该评论
    oppo宣传说使用5年电量还有80%以上。小米说低于80%免费换电池
  •   秋水长天  发布于 2025-05-07 02:09:43  回复该评论
    反正目前吹多大的电池 上班早上到晚上 都要冲几次 4000毫安的也是 5000的也是 现在6500的也是 一点区别都没有 什么时候真的弄一个一天一冲的
  •    发布于 2025-05-06 09:45:37  回复该评论
    膨胀300%,手机一充电不就裂开了吗?
  •   叶子  发布于 2025-05-07 15:15:21  回复该评论
    他整不出来,怎么整,这么多年了,每次新机更换了个摄像头模组[得瑟][得瑟]
  •   昵称  发布于 2025-05-07 13:52:42  回复该评论
    醒醒,老黄历了,旗舰的电池小就不说了,其他的哪个不是大电池,中低端低功耗芯片,是不是在你们眼里苹果永远是最牛逼的?还一半以上,说句难听的苹果的电池寿命之所以长不是因为苹果多牛逼,是你们拿手机当祖宗供着,老子新买的手机边充边玩,你们两三年的老手机还不敢充到百分之百
  •   徐玉  发布于 2025-05-06 20:25:44  回复该评论
    容量八千毫安电池 到时用五年估计都还有六千毫安以上[笑着哭]
  •   自由意志  发布于 2025-05-07 08:13:32  回复该评论
    已经到技术的瓶颈了,一瓶子水能装多少,就算压缩液体固化液体也有个极限
  •   害虫大俊  发布于 2025-05-06 20:22:42  回复该评论
    科技发展到了现在还是一天一充。别跟我扯“双刃剑”,要么大幅度提高电池容量,要么用可拆卸电池。
  •   羽诺  发布于 2025-05-06 12:48:02  回复该评论
    芯片,系统优化,电池。一管齐下
  •   豆蔻?  发布于 2025-05-07 10:29:48  回复该评论
    现在终于明白华为为啥没有卷电池了话说华为电池确实牛,用个2年健康度依然还95+
  •   第一印象  发布于 2025-05-07 10:52:47  回复该评论
    这就是为什么这技术很牛逼,但是汽车厂商不用的原因,要被骂死的[红脸笑]
  •   旧夏  发布于 2025-05-06 09:06:59  回复该评论
    1600次循环还能保持80%电池容量已经是非常耐用了,寿命比普通电池800次循环还高一倍。
  •   子夜猫灵  发布于 2025-05-10 12:22:47  回复该评论
    可拆卸电池超级磁吸技术是研发方向,也就是说电池可拆卸,但磁吸很紧,达到某某防水等级,拆卸需要专门的电磁铁否则就容易撬烂了影响防水。
  •   考拉  发布于 2025-05-07 08:35:06  回复该评论
    说实在的,我的oppo findX8+续航真的很一般
  •   叶子  发布于 2025-05-07 15:13:39  回复该评论
    用几下没电,充电又慢,怎么去吊打[得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36氪

36氪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媒体,提供深度的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