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销售困境:制度信任与货币锚的变迁

许鸽 3周前 (04-18) 阅读数 68 #财经
美债:独特的 “美国制造”

在全球贸易与金融格局中,美国出售规模最大的并非 iPhone 或飞机等实物商品,而是国债。这一事实与传统认知中出口以实物贸易为主的观念相悖。通常,出口被认为是输出 “实打实” 的商品,但国债这种看似无形的金融产品,却成为全球认可度极高的 “美国制造”。

“美国卖信用,全世界买单” 的交易结构,并非简单的金融调侃,而是真实存在的系统性现象。美国凭借其法治体系、制度稳定性以及货币霸权,创造出一种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 “托付资产安全” 的商品形态 —— 国债,其本质是美国制度的变现。这种 “制度货币化” 的能力,并非美国所独有,但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具备此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

制度货币化的典型案例:瑞士

瑞士堪称 “制度货币化” 的极端例子。瑞士既无宏大叙事,也未诞生众多科技巨头,然而在全球资本眼中,却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 避风港。当市场出现动荡、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元稳定性受到质疑时,资金会本能地流入瑞士,推动瑞士法郎受到青睐。瑞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低至 0.4%,甚至曾长期处于负值状态。这意味着投资者愿意 “倒贴钱”,只为将资产置于瑞士法律体系的保障之下。这种现象已超越单纯的利率博弈范畴,体现的是一种制度溢价。

瑞士央行在 2010 年代甚至动用国家资产购买苹果公司股票,这一行为并非基于对苹果股价上涨的看好,而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瑞士缺乏足够承载其制度信任的投资渠道。这并非简单的资产配置行为,而是瑞士输出主权信任的表现。同样,全球富豪热衷于投资纽约、伦敦、温哥华等地的房地产,这些房产真正的价值并非在于地段或租金收益,而是其背后所依托的制度。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时代,资本本能地寻求能够 “承载安全感” 的载体。无论是瑞郎、英镑、美元债,还是核心城市的不动产,本质上都是对法律保障和制度可预期性的定价。

美元的锚:制度设计、通胀目标与全球共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元没有锚,这实则是一种误解。美元的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黄金,而是美国的制度设计、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以及全球对这套体系能够持续运行的共识。只要这三个关键要素依然存在,美元就具备在全球市场 “售卖” 的资格,美国国债也就成为最易变现的 “出口品”。

然而,当下全球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全球通胀持续处于高位,信用货币的核心锚点 ——“每年仅贬值 2%” 的逻辑正逐渐失效。同时,美联储政策的连贯性不断下降,政治博弈开始影响货币规则的边界,美国制度背后的信任也初现疲态。

美债销售面临的挑战

当前的美国,虽仍能凭借其制度优势继续 “售卖制度”,以维持国债的发行与销售,但这种模式还能持续多久,以及在全球市场上还能以多高的 “价格” 出售,已成为所有宏观交易员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对 “制度安全资产” 的需求并未减少,只是市场愿意为其付出的代价在悄然改变。美国在全球 “制度安全资产” 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已难以继续作为唯一的卖家。这一转变不仅源于美国自身制度信任的弱化,也受到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其他国家制度建设与经济实力提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这些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提升经济稳定性与法治水平,为全球资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在金融监管、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吸引了部分原本流向美国的资本。同时,欧洲部分国家也在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提升制度竞争力,以应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制度信任出现动摇时,其国债市场往往会受到冲击。例如,在某些新兴市场国家,因政治不稳定、法治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国债收益率大幅波动,投资者信心受挫。美国虽作为全球头号经济体,拥有深厚的制度根基,但如今也难以避免面临类似挑战。全球通胀的持续高位使得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受到影响。而美联储在应对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政策权衡,也因政治因素变得更加复杂,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其政策连贯性的信任。

对于美国而言,若要维持美债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必须重新审视并强化其制度优势。一方面,需要稳定国内政治环境,减少政治博弈对货币政策的干扰,确保美联储政策的独立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制度设计,提升制度的适应性与竞争力,以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同时,美国还需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增强全球对美国制度体系的信心。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面对美债销售困境带来的市场变化,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投资风险与收益。传统上,美债被视为安全资产,但如今这种观念需重新审视。投资者应多元化配置资产,不仅关注美国国债,还应将目光投向其他具备制度稳定性与经济增长潜力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新兴市场国家的优质债券、稳定增长的发达国家的核心资产等,都可纳入投资组合。

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美债销售困境所反映的不只是美国经济与制度的问题,更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一个缩影。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地聚焦于制度层面,各国需不断完善自身制度建设,以在全球经济舞台上赢得更多机遇。而投资者也需紧跟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这一全新的格局。 美债销售困境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现象,它将持续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值得各方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许鸽

许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