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刘青山被处决,两年后妻子改嫁,长子:我无法理解母亲

不吃亏加冰 3天前 阅读数 8 #历史

1952年,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毛主席的书桌上收到了一份报告。他翻开一看,内容让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新中国一建立,毛主席就多次动手整治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这些坏毛病。但偏偏有人不听劝,非要往枪口上撞,更气人的是,这俩人还是跟着革命走了二十多年的老同志。这让毛主席心里头得多不是滋味啊。

为了增强党的声誉,毛主席跟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对那两个贪污的人执行死刑。

毛主席亲自下令处决的两个人,就是刘青山和张子善。

考虑到刘青山以前对革命做过贡献,加上他家里还有三个小孩需要照顾,中央做了个决定,刘青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以后由国家出钱养,每个月给他们俩各15块生活费。最小的那个孩子刚出生,就由他老婆范勇带着。张子善呢,因为他没有孩子,所以就不用国家养了。

在那个时候,15块钱能买到150斤的小米,要么就是30斤的鸡蛋,又或者30斤的羊肉。所以说,15块钱的生活费,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讲,基本上够用了。

要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刘青山的后代其实也不会过得太差。但问题就出在一次党小组的聚会上,范勇没忍住,嘟囔了几句不满的话,没想到这一嘟囔,他就被打上了“右派”的标签,紧接着,他两个娃的生活费又给停了。

范勇被扣上“右派”帽子后,就被发配去乡下劳动改造了,留下三个儿子成了没爹管的娃。老大刘铁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挑起了照看两个弟弟的担子。就这么一眨眼,他好像突然间就懂事了,成了个小大人。

老二刘铁甲难过地跟哥哥讲:“哥,爸没了,妈也另嫁了,现在咱俩只能住在别人家,感觉冷冰冰的,没有家的感觉,也没有爸妈的呵护了。咱就顺其自然,走一步算一步吧!”

听了弟弟的话,刘铁骑心里可不这么想。他从小就觉得母亲改嫁这事儿不对劲,哪怕现在年纪大了,他还是弄不明白母亲为啥要这么做。他直截了当地说:“咱们三个,并没因为妈改嫁就过得更好,反而是越来越难了。”

刘青山因为贪心,把自家给搞散了。但说实话,生活过得紧巴点还不是最惨的。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外面的人指指点点,还有各种政策上的限制,让这个家更是雪上加霜。

1965年的时候,刘铁骑凭借出色的成绩,选择了报考北京石油学院。招生办的老师一瞅见他那能考上清华的高分,心里头就犯嘀咕了。不过,等他们翻开刘铁骑的个人档案一看,立马就啥都明白了。咋回事呢?原来啊,刘铁骑在档案里头,老老实实地把父亲刘青山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刘铁骑被北京石油学院给招进去了,可这事儿没多久就在学校里传开了。只要他一露面,准有人偷偷瞅着他,小声嘀咕:“瞧见没,刘青山的娃来了!”

不光社会上大家这么说,就连毕业之后,刘铁骑被分派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那种。

说到结婚这事儿,刘铁骑跟叔叔隔壁老王家闺女看对眼了。但问题是,刘铁骑他是刘青山的后人,女方家里头挺犯嘀咕的。不过好在女方心意已决,她说:“我才不信他老爹是贪官,他就也得是贪官。我不怕被人说三道四,就算以后真跟着他去吃牢饭,我也认定他了。”

跟女朋友结婚后,刘铁骑有了个儿子和女儿,他的日子这才慢慢安稳下来。不过刘铁骑心里还是有个疙瘩,就是因为老爸刘青山的原因,他们全家都没法入党。

在刘家三兄弟里面,刘铁骑算是过得最不惨的那个。他的小弟刘铁甲,高中只读到了高二,就回家种地了。为了糊口,他还跑到东北去,靠变戏法卖箩筐为生,满大街地跑。因为手头紧,大冬天的他还只能穿着单鞋,连件像样的冬衣都置办不起。

1976年那会儿,管道局里头开始招新人了,刘铁骑瞅准机会,给自家弟弟刘铁甲填了报名表。打那以后,刘铁甲的日子总算是有了个安稳去处。

老二刘铁兵高中念完后,就在家里头种地了。他以前有过当兵的念头,可惜因为老爹的事儿没能选上,最后只能去煤窑里干活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不吃亏加冰

不吃亏加冰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不吃亏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