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与国民超市的舆论攻防战:一场商业信誉保卫战的终极对决
当拥有 28 万粉丝的抖音博主"柴怼怼" 在镜头前直指胖东来 "天价玉石" 与 "偷税黑幕" 时,他或许未曾料到,这场单方面的 "揭黑" 行动,最终演变成震动全网的舆论风暴。
从人民网、人民日报接连发声,到警方立案侦查、法院介入审查,这场风波不仅撕开了网络时代商业信誉保卫战的残酷真相,更折射出流量经济下恶意竞争的深层危机。
国民超市的信任危机:一场蓄谋已久的舆论绞杀
2025 年 4 月初,玉石商人出身的 "柴怼怼" 突然将矛头对准胖东来,连续发布的多条视频中,充斥着极具煽动性的指控:"几十元成本的玉石标价过万"" 利用超市流量割韭菜 ""涉嫌偷税漏税"。
这些未经证实的言论,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性,迅速点燃公众对商业暴利的敏感神经,将向来以亲民形象示人的胖东来推向舆论漩涡。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胖东来展现出老牌企业的应对智慧。4 月 8 日,企业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直指指控缺乏事实依据,并果断向法院提起诉讼。
随后公布的销售数据更成为关键证据 ——2025 年第一季度和田玉销售额仅占集团营收的 0.34%,毛利率维持在 20%,与 "百倍暴利" 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
创始人于东来在愤怒中抛出 "关店退隐" 的狠话,不仅是对恶意攻击的强烈回应,更引发网友对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
这场风波的转折点,始于官方力量的强势介入。人民网率先发声,明确指出 "监督需以事实为依据,抹黑企业的行为绝不容许"。
抖音平台的处置同样迅速,下架 29 条侵权视频、实施账号禁言的操作,既体现平台责任,也彰显 "流量不是法外之地" 的治理决心。这种多方联动的治理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纠纷解决提供了新范式。
许昌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展专项检查,随机抽检的 13 件玉石商品证实毛利率不足 20%,彻底击碎 "暴利" 谣言。平阳公安针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立案侦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商业诋毁诉讼,从行政到司法的全链条介入,释放出维护市场秩序的强烈信号。
流量黑产的生存法则:恶意炒作背后的利益迷局
深究其背后,网红 "柴怼怼" 的疯狂输出,折射出流量经济下的畸形生态。
作为玉石从业者,其针对同业竞争者的攻击动机值得玩味: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还是企图通过制造热点获取流量红利?
在流量变现的诱惑下,部分网红不惜铤而走险,用耸人听闻的谣言换取关注,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企业信誉,更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这场风波中,胖东来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 —— 用数据自证清白,以法律维护权益,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信任度赢得公众支持。
而等待 "柴怼怼" 的,不仅是账号封禁的处罚,更可能面临法律追责。这场较量的最终结局,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荣辱,更将成为规范网络商业环境的重要判例,为后来者敲响警钟:任何企图通过抹黑他人获取利益的行为,终将在法治社会的阳光下无所遁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