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捡回家个疯妻,穿旗袍看英文书,48岁饿死才知:她哥沈从文
1982年,沈从文回到了离开二十年的湘西老家。他放眼望去,只见前方河水哗哗地流着,以前那条载着神情恍惚、头发散乱的妹妹的小船,现在早已没了踪影。
过了两年,有个小伙子自己找上门来,说他姓莫。他轻轻推开了沈家的大门,走进屋子和已经上了年纪的沈从文聊了几句。就这么一聊,沈从文脑海里那些关于九妹的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都回来了。
【兄妹情深,悉心照顾】
沈从文在家里排行老二,他跟九妹沈岳萌从小关系就好得不得了。可能就是因为他特别疼爱这个小妹妹,所以他对沈岳萌有着特别高的期望。
所以,到了1927年年底,他下定决心要干件大事:带着老妈和小妹离开那个穷山沟湘西,跟他一块到北平去过日子。
那时候,沈从文已经靠写字为生好多年了,养活了一大家子。多亏了郁达夫、徐志摩这些大前辈的帮忙,他的日子好过多了,稿费收入跟以前比起来,涨了好几倍,正式成了个专业作家。
沈从文现在吃喝不愁了,他就把心思全放在了培养幺妹上。他觉得幺妹聪明伶俐,爱思考,行为举止也文雅大方,完全有潜力成为像林徽因那样出色的女性。
但这可能只是沈从文自己的一种想法,他忽略了林家那显贵的背景和优越的环境。林徽因在少女时期,就跟着她父亲游遍了欧洲许多国家,这些丰富的游学经历,加上她自身的聪明伶俐,让她在民国时期成了大家都羡慕的新潮女性。
沈岳萌,大家都叫她幺妹,其实还是个带着泥土味,被老一套思想绑住的村里姑娘。要是跟林徽因比起来,那差距可大了去了,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沈从文并没有往这方面多想。有句老话,大哥就像爹一样。身为家里老二的他,把最小的妹妹带到北京来住,其实也就像父亲一样管着她了。大多数爸爸都希望女儿能有出息,沈从文心里也是这样盼着幺妹能成大器。
母亲一个人回了老家,沈从文就带着幺妹去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他心里头有个朴素的想法,觉得上海的人文氛围或许能让幺妹慢慢变得不一样。
胡适先生帮忙牵线,让小学文凭的沈从文进了中公学校当老师。沈从文当时有个简单的心愿,就是想在讲课时,能让自己的妹妹幺妹在一旁听听课。
沈从文特别上心,给幺妹规划了好几年的学习课程,包括数学、法语、英语这些。他还专门去找了顶尖的老师,打算让这些老师来教幺妹。
说起来,沈从文对幺妹的教育真是下了不少功夫,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心里越盼着啥,结果往往就越不如意。
小妹沈岳萌好像并没按照二哥给她规划好的路子走,比起那些难懂又无聊的法语,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读爱情小说上。二哥给她的那些小说,她不光是一字不落看了好几遍,还彻底沉浸在了某个爱情故事里,出不来了。
【因情而痴,因情而疯】
大哥跟才女张兆和结婚后,沈岳萌心里对爱情的念头就越发按捺不住了。嫂子张兆和作为过来人,一眼就看出了小姑子这点小九九。所以,她就忙着四处张罗,想给沈岳萌找个合适的人。
夏云这个小伙子闯进了沈岳萌原本安稳的日子。他虽然岁数不大,但已经是燕京大学教心理学的老师了。第一次见到沈岳萌,夏云就被她那青春洋溢、活泼俏皮的样子迷住了。这一切,沈岳萌的嫂子张兆和都瞧在眼里,心里就琢磨着怎么给这俩人牵牵线。
但就像花儿不恋枝头,水流不顾情意,虽说夏云对沈岳萌满心喜欢,可奇怪的是,幺妹就是没看上他。这么一来,两人的关系自然也就没了下文,悄悄结束了。
幺妹到了二十二岁那年,真是碰上个大难题,还是个让人心动不已的感情难题!
起初,刘祖春那哥们儿给幺妹描绘了一大堆关于甜蜜爱情的画面,让她满心期待。可谁能想到,后来这家伙说走就走,成了幺妹心里头永远忘不掉的阴影。
刘祖春原本是个挺落魄的小伙子,他就是冲着沈从文的大名来的。这些年,沈从文因为老是帮家乡那些穷孩子上学,所以在这一带特别有名。刘祖春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去找沈从文的。
没想到,他和幺妹特别合得来,时间一长,两人就有了感情,最后走到了一块儿。
但人的悲哀经常是在一刹那,把心底里最珍贵的东西给毁了。沈从文压根儿没想过,他眼里那个端庄文静的幺妹,其实是个十足的“爱情至上者”。自从跟刘祖春谈上恋爱,她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浪漫小世界,把读书、出国深造、当社会上的名女人这些事儿,全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沈从文给幺妹规划的前进道路眼看就要全砸了,再瞅瞅刘祖春,他和沈从文一样,心里头也给自个儿对象描绘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自个儿能拿主意的现代女性模样。
不过,沈岳萌可不是他们随意摆布的“小傀儡”,现在的她和这世上许多姑娘没啥两样,迷迷糊糊地沉浸在对未来爱情的憧憬里。
结果呢,长时间的打交道,让刘祖春和沈岳萌之间隔了条没法跨过去的大沟。以前刘祖春心里那个“文人大哥的妹妹”、温文尔雅的女子形象,一下子就没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那会儿,刘祖春直接上了抗日前线,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这事儿成了沈岳萌心里头永远的伤疤。她原本盘算着要当个安安稳稳的贤内助,可这一变故,让她的梦想眨眼间就泡汤了。从那以后,沈岳萌的生活轨迹就跟普通人越走越远了。
【爱情破碎,心理重创】
打那以后,沈岳萌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想法和做法都变得跟以前大不相同,挺让人琢磨不透的。
那时候,国家正经历着大难,到处都是战乱和破坏,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沈家也一样,生活压力山大,沈从文夫妻俩只好精打细算,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每块铜板都得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这时候,沈岳萌变得特别大方,家里的粮食、东西老是莫名其妙地就没了。后来沈从文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幺妹把那些物资都悄悄送给了乞丐。
这时候的沈从文压根没察觉到,幺妹心里头出了问题,病得不轻。要是以前那个心理学专家夏云还跟沈家保持联系,他肯定会直接跟沈家的人说,幺妹这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感情生活遭遇巨大转折之后,人会不自觉地变得坚强起来,心里头总想着去帮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以此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那时候,沈从文压根儿不了解心理学,就一个劲儿地怪幺妹不听话,乱来一气!这一下子,本就心里头有病的沈岳萌,又背上了个大包袱,朝着精神崩溃的路上又垮了一步!
但是,为了帮幺妹从失恋的阴影里走出来,沈从文就在西南联大图书馆给她找了个管理员的活儿。幺妹一忙起来,跟同事们多聊聊,心情也慢慢好点了。可偏偏这时候,她的闺房被翻了个底朝天,啥都不剩了,这事儿就成了让她彻底崩溃的导火索。
那时候是抗日战争时候,日本飞机炸了学校的同一天,沈家也被抢了个精光。沈岳萌把对爱情的盼头,对自己的心里话,还有对未来的希望,都藏在了她那间小屋子里。可眼下,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痛苦和悲惨的命运了。于是,她扯开嗓子大喊大叫了一通,最后就成了大家眼里的疯子。
【疯癫余生,死于饥荒】
后来,大家经常在街上碰到沈岳萌,她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穿得不太整齐。嘴里总是嘀嘀咕咕地说些乱七八糟的话,一开始会蹦出一句“阿弥陀佛”,接着又夹杂几句半生不熟的英文,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又放声大哭起来。
幺妹疯了这事儿,让沈从文心里头特别过意不去。现在想想,要是早知道会这样,他压根儿就不会把她从湘西带出来。
可是没办法,考虑到自己的工作状况和手头拮据,沈从文只好打算把幺妹送回老家,让大哥和六弟来帮忙照看。
幺妹一踏进家门,大哥沈云麓看到她那疯疯癫癫的样子,立马冲着沈从文大发雷霆,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之后,沈家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和深深的伤心里。
沈家上下压根儿没想到,沈岳萌在家里窝了两三个月之后,竟然一声不响地跑了出去。后来啊,她在外面晃荡的时候,碰到了个叫莫士进的泥瓦匠。这家伙长得挺老实,因为家里穷,都过了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儿。
说不定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者是前世就有的缘分,莫士进那一声淳朴的笑声,让四处漂泊的沈岳萌心里头暖和了不少。就这么着,两个人决定要一起过日子,没多久,他们的孩子莫自来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两个可怜的家伙老是划着一艘小船,在湘西的河网里忙来忙去,就靠捕鱼过日子。
那时候,住在河边的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面容消瘦、头发花白的老渔婆。她一会儿念叨着阿弥陀佛,一会儿又换成英文,就坐在那条破破烂烂的小船上。来得很快,走得也急。
没过多久,湘西那边就闹起了饥荒。幺妹这个苦命的人啊,也没能躲过这一劫,最终被活活饿死了,她这四十五年的人生,过得真是又短又苦。
莫自来费了好大劲推开沈家那扇沉甸甸的大门,伸手拍了拍伯父沈从文的肩。这时候,他和九妹的点点滴滴开始在脑袋里放电影一样过个不停。一想到这些,他心里头就难过极了,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
【结语】
沈岳萌其实就是那个时代众多思想受限女性的一个代表。虽说小时候家里人都很疼她,她也受过挺好的教育,还有过年轻才子的追求,但这些都没能让沈岳萌摆脱心里的枷锁。她一直活在旁人的期望里,自己给自己挖了个爱情的大坑,跳了进去,就出不来了。
沈从文这一辈子挺坎坷的。他因为粗心大意,再加上想法有限,对九妹的好心关心,没想到却成了九妹心里的重担。结果,这样一来二去,九妹的一辈子过得挺凄凉,说到底,还是跟他有一定关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