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别在傻傻等透析,满足3个条件的还有机会逆转
最近收到一些肾衰竭的患者的留言,其中一位病友说:医生,我是发现肾病10多年了,如今发展到了肾衰竭阶段,肌酐现在高548(umol/L),建议我造瘘做透析准备了,这个情况还有办法治疗吗?
10多年后依然走入了肾衰竭,这种情况可能让不少人都感到惋惜。进入到肾衰竭中后期,随着毒素蓄积水平越来越高,离尿毒症越来越近,可能有些患者就会让那个做好透析的准备,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
但是发展到这个地步真的只能等着透析吗?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慢性肾病4期即进入到肾衰竭阶段,表明此时肾功能严重损伤,至少是达到了60-70%,要完全逆转是不现实的。但如果能积极去保护好剩余的肾细胞,且恢复受损较轻的肾细胞,恢复肾脏的血液循环,提升自主排毒排水的功能,把毒素水平降下来一些,拉开与尿毒症透析的几率,这个机会还是存在的。
所以说肾衰竭不一定要等透析,还是有回转的机会!
那么,要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哪些患者还有这个机会?
1、尿量还正常(1000毫升以上)
其实不乏一些肌酐5、600甚至7、800的患者,进入到尿毒症后仍然存在正常的排尿量。这个情况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有利信号。
尿液其实是身体唯二的排毒通道,还一个是肠道排毒形成大便。所以尿量正常说明肾脏内的毒素仍然可以正常排出来,只不过肾脏滤过能力下降了,每天无法完成全身血液的滤过,导致毒素不断蓄积了,尿液含“毒”量少了。
浓缩在血液内的毒素越来越多,会相继出现一些尿毒的症状,导致更多综合征的出现。
尿量正常说明剩余肾脏功能仍然在正常排毒排水,抓住这个机会需要做到是系统的去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液淤堵,通过多方面排毒渠道比如增加出汗等促进毒素的代谢,同时去改善受损较轻的肾细胞缺血缺氧的状态,恢复部分受损较轻肾小球,让它们重新发挥作用,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及滤过功能,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及时进入肾衰竭,尿量还正常的人别盲目去透析,把大好的逆转机会放过了。
2、没有明显症状,身体状态好
进入肾衰竭还有可能不出现不舒服症状吗?不是不可能,每个人的自身代偿能力不同,且身体素质发展也有差异,所以即使肾衰竭后,一些患者仍然没有明显不适。也有少部分人是查体才发现的肾衰竭。
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虽然肌酐、尿酸、尿素等指标水平很高,肾功能损伤也相对严重,但是异常指标较少,主要是血液毒素的问题。积极去改善受损肾功能,就可以很好控制病情。
相对既有贫血、高血压,又有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异常等情况的患者来说,影响肾衰竭进展的因素少,病情进展速度相对缓慢,也更好控制。对寿命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年轻患者,自身基础条件好,是因为年轻所以更要抓住扭转时际,而不避免进入到尿毒症透析,维持病情的持续稳定很重要。
3、肾小球滤过率不低于20
衡量肾功能过程中,大家往往更多的关注放到了血肌酐这个指标上面,其实它的升高反映的更多的是血液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侧面反映出肾脏排毒滤过功能下降了。但具体损伤到什么程度,还需要看另外一项指标,这就是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低于10就是进入到所谓的尿毒症阶段,此时要扭转不透析的话相对比较困难,尤其是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还需暂时透析把病情稳定住,后续在逐渐想办法慢慢减少透析次数,拉长透析时间。
而肾衰竭阶段扭转局面有1个关键数是20。只要大于20的患者,就有很大的可能去提升恢复肾小球滤过率,把肾功能得以扭转。有一些护肾药物的使用条件也是以20为准,比如列净类的护肾药,在近几年保护肾功能,改善肾小球损伤,降蛋白等方面都作用都很有效。
因此虽然你的肌酐可能比较高,但肾小球滤过率还有恢复空间,没有完全损伤就还有扭转机会,不要着急进入透析。
总的来说肾衰竭阶段跨度较大,肌酐从445-707umol/L,肾衰早期和中晚期的患者机会有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当下的机会,去积极的治疗,尽可能修复肾功能,远比透析对病情的稳定更有价值和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