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喊你减肥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全民参与健康减重,拥有健康生活。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判断肥胖的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其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一般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属于超重;当BMI达到28及以上时,则被认定为肥胖。
但是,BMI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体脂肪含量。例如,运动员由于肌肉量较大,BMI可能会偏高,但他们并不一定肥胖。此外,体脂率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男性的体脂率应在15%至18%之间,成年女性的体脂率则在20%至25%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体内脂肪过多。
肥胖带来的危害心血管疾病: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血脂异常,如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肥胖还会使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即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身体各个器官,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骨关节疾病:由于肥胖者的体重较大,会对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长期的过度负重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引发骨关节炎。
呼吸系统疾病:肥胖者的胸壁和腹部脂肪较多,会限制肺部的扩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此外,肥胖还会增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癌症: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肥胖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炎症反应增加等,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