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少吃竹笋和韭黄?医生:4种蔬菜少吃,可惜很多人管不住嘴

韩玄来看趣事 2天前 阅读数 145 #社会

窗外春色正浓,老刘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捂着肚子连连呻吟。他前几天一高兴,晚饭上连吃了两盘竹笋炒韭黄,结果第二天就“出事”了。

医生检查后摇头:这是“老毛病”犯了。可这个“老毛病”,其实很多人都有,却不当回事。肠道功能紊乱?胆囊炎?还是胰腺出了问题?

难道竹笋和韭黄这两样看似普通的蔬菜,会是“罪魁祸首”?

更令人意外的是,还有另外两种蔬菜,也常被中老年人误当“养生宝”,其实却是“隐形杀手”。蔬菜不是越吃越好吗?为啥医生却劝老人少吃?不吃还不行?

张爱玲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明知自己错了,却还舍不得改。”许多老年人,对食物的执念,正是如此。香喷喷的韭黄一上桌,谁忍得住?

脆生生的春笋一咬下去,仿佛春天都在嘴里绽放。但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早已不是“吃嘛嘛香”的时代了。有些食物,年轻人吃得起,老年人却吃不起。

正所谓“人老骨头酥,肚皮也娇气”。很多常见蔬菜看似无害,实则对中老年人的肠胃、肝胆、心血管构成潜在威胁。医生们在门诊上见多了:肚子胀得像鼓、排气排便困难、胆囊炎反复发作,还有严重的高钾血症,很多时候,都是饮食惹的祸。

竹笋——春天的“刀子”

春笋是季节限定的“网红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它更像一把“刀子”。竹笋含有大量粗纤维,年轻人吃了助消化,老年人吃了却可能“卡壳”。据2024年《中华老年多系统疾病研究》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食用高纤维食物后发生肠梗阻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尤其是患有肠道粘连、慢性便秘、胃动力差的老人,竹笋吃多了很容易造成“肠道不通车”。

不止如此,竹笋还含有草酸和鞣酸,这两种成分在体内一旦与钙结合,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广东、广西一带常年吃笋的人群中,中老年肾结石的发病率也相对偏高。这不是巧合,而是地域饮食习惯与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微妙关联。

韭黄——“火上浇油”的香气

韭黄,夹在鸡蛋和虾仁中,美味得让人停不下筷子。

可它,偏偏就“热气”。《中国食物成分表(2023版)》显示,韭黄中含有挥发性硫化物和辣素,这些成分刺激性强,容易引发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问题加重。

而且,韭黄属“发物”,对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吃韭黄就像给身体“添堵”。尤其是胆囊功能不全的老人,韭黄会刺激胆囊收缩,诱发胆绞痛。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一项针对200名胆囊结石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超过六成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内有食用韭黄、辣椒、油炸食品的习惯。

老年人肠胃功能本就减弱,火气一上来,便秘、胀气、胃灼热全都找上门。这时候再吃韭黄,无异于“火上浇油”。

苋菜——高钾的“隐形炸弹”

说到苋菜,不少南方老人爱得不行,尤其是红苋,煮汤、炒肉都鲜美异常。但这菜,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是个“定时炸弹”。

苋菜含钾量极高,尤其是经过烹煮后,钾离子更容易释放到汤中。

一碗苋菜汤,钾含量甚至能达到400毫克以上。如果肾功能不好,钾就无法顺利排出体外,容易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乏力、心悸、甚至心律失常,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中心的研究指出,慢性肾病患者在摄入高钾蔬菜后,血钾水平平均上升了0.6mmol/L,这对于本身钾代谢能力差的老年人而言,可能就是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空心菜——肠胃的“负担”

空心菜又名蕹菜,夏季常见,清热解毒。可它的“空心”,并不意味着轻松。

空心菜性寒滑利,纤维结构粗糙,容易导致腹泻、腹胀。湖南、江西等地在夏季食用空心菜频繁,医院接诊的老年腹泻患者中,有不少是“空心菜惹的祸”。

此外,空心菜表面容易残留农药和寄生虫卵,若未充分清洗和煮熟,容易引发食源性感染。2024年福建CDC发布的一项食品安全监测报告中指出,空心菜中残留农药检出率为7.8%,高于其他叶类蔬菜。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吃坏肚子”?

人到了老年,消化系统就像用了几十年的老旧机器,哪怕保养得再好,也难免“掉链子”。

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变慢,肠道蠕动减弱,肝胆功能下降,这些都是老年人吃饭“变脆弱”的根源。

而这些“有问题的蔬菜”,恰恰容易刺激消化系统、增加代谢负担。年轻人能抗住的“火锅三宝”,老年人一尝就可能“翻车”。

不仅如此,中国不同地域的老人对蔬菜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东北人爱吃酸菜,四川人钟情豆瓣酱拌菜,广东人爱炒韭黄,云南人偏爱野菜。每个地区的饮食文化背后,都藏着不同的健康风险。

怎么吃菜才不会“吃出病”?

医生建议,老年人吃蔬菜应遵循“少量多样、煮熟煮透、避寒避硬”的原则。尤其是那些患有胆囊结石、慢性肠胃病、慢性肾病的老人,更要对这些“问题蔬菜”说不。不是所有绿色的,都叫健康;不是所有香的,身体都能消化。

有意思的是,2023年浙江大学的一项老年膳食干预研究发现,适当减少纤维摄入、增加熟菜比例,能显著降低老年人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的发生率。这也给“粗粮养生论”敲响了警钟:不是所有“粗”的都适合老人。

医生的小贴士:

蔬菜尽量选择软嫩易消化的,如南瓜、胡萝卜、茄子等

竹笋、韭黄、苋菜、空心菜等高纤维、高刺激、高钾蔬菜,偶尔尝尝无妨,切忌贪多

吃前焯水、煮熟,能有效降低草酸、钾离子等有害成分

搭配米饭或面食吃,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

老年人的饮食,如走钢丝,一头是食欲,一头是健康。要想两头都顾得上,靠的不是“嘴馋”,而是“嘴稳”。真正的养生,不是看你吃了什么,而是看你少吃了什么。

人这一辈子,最怕不是没得吃,而是“吃了不该吃的”。有时候,放下筷子,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疼爱。

参考文献:

[1]张红,李晓云,王天宇.老年人肠道功能与高纤维饮食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多系统疾病杂志,2024,23(01):44-49.[2]王志强,杨婷.胆囊结石患者饮食诱发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2,37(10):1123-1127.[3]赵文静,刘志强.高钾蔬菜摄入对慢性肾病老年患者血钾影响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5):3805-3809.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韩玄来看趣事

韩玄来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