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子里的人生

柠晓萌 3周前 (04-27) 阅读数 0 #娱乐

老巷子里的修篾匠总让我驻足。他握着竹刀,把粗竹条剖成细细的篾丝,再用篾筛反复筛去碎屑。那些飘落的竹末在风里打着旋儿,最后只剩下柔韧光滑的篾条,才能编成精巧的竹篮。我常想,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总得经历一遍遍筛选,才能留下最扎实的部分。

年轻时总觉得世界是张大网,什么都想捞进怀里。课堂笔记抄满整面黑板,收藏夹塞满未经点开的文章,手机相册存着记不清的风景。参加不完的聚会,应付不来的人情,就像往竹篮里不断注水,看似满满当当,实则漏得更快。那些被我们视作"丰富"的积累,往往不过是还没沉淀的泥沙。

剔除的过程像场静默的战役。记得第一次清理旧物时,捧着泛黄的信件迟迟下不了手,总觉得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该永远留存。可当指尖拂过信纸,忽然发现真正记住的不是字句,而是写信时的心跳。原来有些东西早已刻进生命,不需要用物质的容器承载。就像收拾旧书,抖落的不仅是灰尘,还有那些以为重要却从未翻阅的虚妄。

这个筛选的标尺,藏在每个辗转反侧的深夜里。加班到凌晨的疲惫,社交后莫名的空虚,那些隐隐作痛的瞬间,都在提醒我们有些东西正在错位。就像穿不惯的新鞋,磨破了脚还硬撑,直到某天终于明白,舒适比好看更重要。剔除不是放弃,而是学会与自己坦诚相对,承认有些路不必硬走,有些热闹不必强融。

真正的简单,是经历过混沌后的清醒。就像茶农炒制茶叶,反复翻炒揉捻,舍去多余的水分,才能留下最醇厚的香气。那些被保留下来的,或许只是每天清晨的一杯热茶,是书架上反复翻阅的几本书,是疲惫时能安心停靠的港湾。它们朴素得近乎寡淡,却足够支撑我们穿越漫长岁月。

暮色漫过老街时,修篾匠开始收摊。他编好的竹篮挂在门楣下,月光透过细密的篾条洒在青石板上。人生这场筛选,最终筛去的是浮躁与虚荣,留下的是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真实。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填满生命的容器,而是学会剔除冗余,便能在简单中寻得丰盈,在减法里遇见真正的自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柠晓萌

柠晓萌

喜欢看电视的小姑娘,这里你想看的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