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能解决养老问题吗?至少女性大概率不行
作者: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公园里的老太太推着老头
上一期我们聊到养老问题时说:如今的时代,养儿已经不能防老了(参见拙作:养儿不防老时代:孩子已经解决不了养老问题了)。
那么婚姻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吗?
答案是:男性大概还勉勉强强,女性就算了吧,这不靠谱。
为什么?
请你回想一下,你在公园里、广场上遇见的老两口出门遛弯,但其中一人腿脚已经不灵便,需要坐轮椅了,请问:
是老头推着老太太,还是老太太推着老头?
大概率是后者对吧。
原因在于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02/
男女的预期寿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范围内女性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平均差距约为3~5岁。
例如:
2015年全球平均寿命为71岁,其中女性73岁,男性68岁。
2023年全球平均寿命增长到72.6岁,女性比男性长3~4岁,日本女性以87.5岁居首,冰岛男性以81.2岁为男性最高。
中国方面呢:
情况是一样的,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是高于男性的。
而且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女性预期寿命增速也高于男性,也就是说我国男女的预期寿命的差距还在拉大:
2015年女性人均预期寿命较2010年增长2.66%,而男性仅增长1.74%;
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这四个年份,女性与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值分别为3.7岁、4.42岁、4.99岁、5.79岁。
如2021年,上海女性人均预期寿命86.56岁,杭州85.77岁;上海男性人均预期寿命81.76岁,杭州81.57岁。
在此我们不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毕竟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我们只需要了解到一个事实是:
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高于男性的,这个年龄差距约为5年,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将来会超过5年,到6年、7年都不过分。
这已经很夸张了。
但还得再叠加一层DEBUFF(不利状态),那就是:中国文化里,结婚时丈夫一般都比妻子年龄大。
03/
中国式婚姻中,夫妻俩的年龄差
在中国男女婚配中,一般都是男大女小,男性择偶时偏向找年轻女性,女性则正好相反。
那么差距是多少呢?研究发现:
1987年,夫比妻大2岁占比约47%,大5岁占比约25%,大8岁占比约10%,大10岁则占比约为18%,合计100%。
1990年,夫比妻大2岁占比降到0.0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5岁、8岁和10岁的比例分别约为48%、19%和33%,合计100%。
这反映出2个问题:
1、那个年代基本上只有男大女小的情况
2、夫妻年龄差距在逐渐拉大
那么进入新千年以后呢?
201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为24岁,相差1.75岁;
2017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6.41岁,女性23.71岁,差距2.7岁,且配偶年龄差距以每年0.6岁的速度递增。
另一则发表于2024年的调查数据是:
男女双方年龄差1-4周岁的人数最多,男方年龄大于女方年龄的有25532人,占男性结婚总数44.26%;
男女双方同龄的有10419对,占总人数18.06%。
女性年龄大于男性年龄1—4周岁的有10827人,占女性结婚总数的18.8%。
还有近19%没有数据,这部分是男女年龄差在5岁以上的,其中绝大部分应该是男比女大5岁以上。
总之,在中国婚姻里丈夫年龄比妻子大是常态,我们大体可以认为绝大部分夫妻的年龄差大概是3~5岁。
04/
大部分夫妻的人生终章
一方面,夫妻里丈夫年龄普遍大于妻子至少3~5岁;
另一方面,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5岁以上。
两个数据相加,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很明显,一对夫妻里,丈夫大概会先于妻子过世8~10年。
这又带来2个后果:
1、丈夫在人生的最终阶段,需要妻子的看护
丈夫会很早就进入人生的最终阶段,需要人看护,而妻子此时精力状态相对较好,可以承担起日常看护任务。
这就是我们常看到老太太推着老头,而不是相反情况的原因。
但是各位男同胞,你觉得你的妻子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任务吗?
因人而异对吧。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亲生孩子尚且如此,没有血缘关系的伴侣又会如何呢?因此这件事是无法道德绑架的。
终局思维,由终推始,现在打好经济基础是基本,但处理好夫妻关系也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头老太太手牵手逛街的场景,觉得人世间最大的浪漫,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年夫妻就已经将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双方关系势同水火,剑拔弩张。
有终局思维的人,会始终尊重、爱护自己的妻子,维护好良好的夫妻关系;
沉溺在大男子主义中的人,把妻子当免费的努力的,晚年的生活可能惨不忍睹。
你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2、妻子会独自度过10年左右的人生最终阶段
如果你回到农村,或者看一看关于那些长寿村的纪录片,你会发现很多寡居的老太太。
这就是大多数妻子需要面对的人生。
10年的时间并不短,这是人生1/8的时间,应该做好预案。
上野千鹤子在《我准备好了,就算变老也没有关系》一书中说,在日本很多这种独身老太太会凑到一起,搭伙组成闺蜜团,共同度过老去的岁月。
这是一种凭借兴趣爱好组成的松散社团,很多老太太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是同性属于同一种思维模式,社团里没有男性又不会有争风吃醋的争端,结果生活反而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彩。
到后来,以至于很多家里老头还在的家庭主妇老太太也加入其中,大家发现女性养老这件事,其实男性基本帮不上什么忙,还净给自己添堵。
这也许是个好办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起公共养老看护机制和设施。
养老靠孩子不行,靠丈夫也不靠谱,看护公共化才是出路,养老院、共济社,私人的、公共的都要跟上;
同时看护保险要跟上,毕竟看护费用也是很大一笔钱,大部分人都未必出得起,这就到公益性保险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全文完,欢迎关注、点赞、在看,谢谢您!
参考资料:
重庆晚报,全球人均寿命71岁 中国男性74女性77
搜狐 浪久已孤,我国已进入“长寿时代”!2023全球人均寿命排名,猜猜中国第几?
学习啦 月光,中国平均寿命男女比例是多少
新浪网 校园励志青年,全国男女人均预期寿命差距拉大
光明新闻 生活时报,我国男女婚配年龄距离拉大
网易新闻 北京日报,普查年鉴出炉,全国居民平均初婚年龄超28岁,十年间推迟4岁
伊秀娱乐,全国男女年龄差结婚比例?
上野千鹤子,《我准备好了,就算变老也没有关系》
您可能还想读:
养儿不防老时代:孩子已经解决不了养老问题了
1/3的男性、1/4的女性终身不婚,中国也会迈入“不婚社会”吗?
老白读书目录(更新至25年1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