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和福建相邻为何饮食差距如此巨大,一个全国最辣一个全国最淡?

大风起兮风滚草 4天前 阅读数 2 #推荐

地理上,武夷山脉将两地分割,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生态格局。

江西盆地三面环山的鄱阳湖平原,年均降雨量1600-1800mm,相对湿度常年在75%以上,形成湿热"蒸笼效应",并因辣椒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2%,所以辣椒成为祛湿良药。

福建有着长达3752公里的海岸线与多山地形,海产品年产量超700万吨,人均水产消费量全国第一,依山而建的梯田系统,孕育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精致农耕,塑造"靠海吃海"的饮食哲学。

地理学家胡焕庸曾指出:"武夷山脉是辣椒传播的地理断点",辣椒沿长江流域传入江西后,被山脉阻挡未能大规模进入福建。

地理位置讲完,来看看人口结构。

江西在两宋时期北方移民大量迁入,带来嗜辣基因,与本地湿瘴环境结合催生辣文化,所以属于北人南迁的辣椒驿站,《江西通志》记载,明末辣椒已成"贫家必备",辣度与家庭贫富成反比。

福建多是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他们带来的带来中原饮食与本土百越文化融合,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引入番椒却未流行(与海鲜味型冲突)。

万事不离财,吃也是财的体现之一。

维度江西福建核心食材辣椒、淡水鱼、腊味海产、笋类、红糟调味体系辣椒发酵(余干辣椒酱)海味提鲜(鱼露、虾油)储藏逻辑辣味防腐(萍乡腊肉)鲜食文化(福州鱼丸现打现卖)

江西菜"三杯鸡"需放小米椒提味,福建版则用红糟增香。两者不同也是辣椒于两地价格的不同。

不过到了现代,科技发展, 福州人开始接受江西拌粉的"微辣版",江西厨师也会赴闽学习海鲜处理技法,开发"鄱阳湖辣烧银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风起兮风滚草

大风起兮风滚草

一个社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