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激光品牌

制造纪元 3周前 (04-23) 阅读数 12 #科技

在科技浪潮中,真正彰显企业实力的,是其对行业前沿技术的开拓与引领,而非对陈旧技术的改良升级。

机加工领域,激光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性,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天,我们就来聚焦全球激光加工设备领域的四大行业巨头。

一、德国通快TRUMPF:行业标准的缔造者

自1923年创立以来,德国通快在钣金设备制造领域一路高歌猛进,曾稳坐欧洲最大钣金设备供应商的宝座。上世纪90年代,通快更是以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技术的独家掌握,在全球激光领域脱颖而出。2017年,通快携手阿斯麦、蔡司,打造出重达17吨、集成45.7万个精密部件的激光系统,在EUV光源领域树立起难以企及的技术高峰。如今,通快不仅跻身全球第三大机床制造企业行列,在激光加工市场更是占据近30%的全球份额。其独家的四环反馈专利技术,能够将温度波动精准控制在±0.1℃以内,实现如“剥蛋壳不伤内膜”般的精密微加工,成为激光加工行业的标杆企业。

二、日本天田AMADA:智能化加工的先行者

1946年成立的日本天田,凭借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智能化自动钣金加工中心声名鹊起。2010年,天田重磅推出全球首台搭载4kw级光纤发振器的光纤激光切割机FOL3015AJ,以“世界最快”的加工速度迅速占领市场,单此一款产品就占据全球激光切割机市场超15%的份额。此外,天田首创的LBC光束轨迹控制技术,可将加工成本降低75%,加工速度提升至同类产品的两倍,同时保证切割斜度和光洁度媲美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水平。多年来,天田销售额稳居全球前五,与德国通快并称行业“双雄”。

三、瑞士百超Bystronic:技术传承的行业典范

1964年创立的瑞士百超,在激光加工领域深耕多年。1984年,百超推出基于玻璃切割技术的CO₂激光切割机BYLAS 3015,奠定了其在欧洲激光加工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百超设备以非接触式切割和无模具灵活性著称。去年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激光切割机ByCut Nova,延续CO₂技术路线,搭载高性能BD切割头,最大功率达20kW,可实现50mm厚板切割。该设备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切割流程,在保证切割速度的同时,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废品率,代表了激光加工领域的先进水平。

四、中国邦德BODOR:创新驱动的后起之秀

成立于2008年的邦德激光,自创立之初便专注于激光切割技术的研发与生产。2012年,邦德成功推出首台国产光纤激光切割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经过多年发展,邦德激光已拥有800余项专利,实现操作系统自主研发,核心器件BOC功率突破12kW,合束器功率达20kW,激光头更是迈向120kW超高功率领域。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邦德激光切割设备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仅去年就售出超8000台设备。其独创的四卡盘双工序并行与激光扫描切技术,更是为激光切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除上述四大品牌外,中国大族Hanslaser、日本小池KOIKE、德国梅塞尔Messer、意大利EL.EN等企业也在激光加工领域各有建树。在这场技术角逐中,究竟哪家企业更胜一筹?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制造纪元

制造纪元

螺丝拧扳手。